第353章 袁術的困境(1 / 2)

按理說袁氏富有天下,糧抹本來不該如此輕易枯竭,與劉備軍拖上一年半載總是可以的。如果承受不起,到春天儘起大軍,配合孫氏以海量人數決戰也是更有優勢。

但是問題在於,袁術並不是一個善於攢錢的人,他在汝南和他那些朋友,以及世家公子之間的宴飲歡聚,所花費的巨額金錢已經影響到了前線的糧草供應。

所以袁術才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這樣一種方案,來利用自己手下孫堅的勢力,與劉備軍對抗。

是以,任憑顧南行對經濟數據頗有研究,諸葛亮能掐會算,也沒辦法算出來袁術在這些世家子弟的社交活動上花費了多少錢糧,無法知道為什麼袁術突然就做出了這樣的決策。

但是,隨著孫堅的大軍到來,呂布接受了袁術的指派,必然是要準備行動的。隻不過,是怎樣一起行動還是未知之數。

賈詡洞見了一點,那就是孫氏的目的和袁術必然是不一樣。袁術必然是希望孫氏和劉備軍互相消耗,而自己的主力保持完好。而孫堅則是希望自己這些淮泗精銳得到保存,隻是避免和劉備軍主力對上。

在這個情況下,袁術必定是命令孫氏大軍去支援呂布的,隻需要一點點動力,比如說劉備軍反攻了。

可是,孫氏憑什麼要服從對方呢?那就要給孫氏一門的將領施壓。在進攻呂布軍的同時,劉備軍的騎兵主力要主動出擊,製造壓力,迫使孫氏為了減少損失,去與呂布軍彙合。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在彙合的過程中,孫氏真的露出了破綻,讓劉備軍抓住,一口氣擊潰對手。

所以在賈詡的規劃裡,既然袁術已經放棄了消耗戰術,讓孫氏大軍進入戰場,那麼劉備軍的精銳騎兵就可以解放出來,不必為了節省糧草避免大規模行動。

至於冬天?劉備軍的騎兵什麼時候怕過冬天,經過了長期訓練以及和出身北部邊疆的騎士們對保暖可是很有一套。

而在延津吃了兩個多月精糧的戰馬,也都是膘肥體壯,正等待著奔跑的機會。

這樣,隻要劉備軍的騎兵主力穿越對方的防線發動進攻,隻要沿著合理的路線行動,讓袁氏摸不清劉備軍的進攻路線,就足以讓袁氏擔憂他們會攻擊自己原本脆弱的補給線,尤其是支持孫氏的補給線。而這樣,自然會逼迫孫堅軍選擇與呂布軍彙合,並且還會給劉備軍突襲的機會。

如此一來,諸葛亮的策略就可以達成,也可以滿足擊潰一支敵軍的目標。

唯一不如龐統計劃的一點,那就是沒有擊潰袁紹的主力,那麼下一步繼續進攻冀州南部的魏郡的時候,就不得不再對抗一次袁紹的主力兵馬。

這支部隊,是袁氏之中最具有戰鬥力的一支,可不好對付。與劉備軍多次交手,都能夠不敗,算得上是相當強大了。

“文和(賈詡的字)此計,甚好!穩中求勝,掌握戰場主動,正是持重之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