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袁術的計策(1 / 2)

陳到來自於汝南一個家族,因為仰慕劉備本人和他的故事,以及對袁氏拋棄民眾的不滿,決定前來投靠。

他本人武藝非常不錯,而且膽大心細。劉備將他放在身邊,作為親衛。一方麵表現了信任,一方麵也是為了提拔此人。

而得到了厚待的陳到,也在自己所知的範圍內將袁術的計劃告訴了劉備等人。

這倒是確認了劉備軍的情報,袁術為了讓孫氏一門傾力出兵,許諾孫堅了吳王的頭銜。

孫氏一門影響力巨大,但是都是以他們各自的職屬來控製地方,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但是,如果獲得了吳王的頭銜就不一樣了,至少名義上就有了一個真正的核心。

這就讓孫堅以及所有有野心的孫氏一門中人都要立即行動起來,追求這個名頭。

毫無疑問,有了這個,孫氏就可以基本宣布自立了。

而為了換取援軍能夠做到這一步,袁術確實是超乎劉備軍眾人想象的有決斷力。不管是什麼樣的計策,隻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哪管它之後洪水滔天,先乾了再說。

實際上,袁術這種性格和決策方式確實是被低估了。相形之下,袁紹雖然文臣武將都多於袁術,但是缺乏這種不管不顧的決斷,反而是最後在爭奪袁氏繼承權方麵落了後。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袁術就真的比袁紹好多少,因為他的策略往往帶有很多副作用,甚至是長期看自殺式的行為。

就像封孫堅做了吳王,那你呂布要不要封王,袁紹要不要封王,大家全都封王了,這袁氏天下還剩多少了?

可是,這些袁術一概不考慮,隻管當前和眼下。某種意義上說,若是袁氏的繼承人,既有袁紹的聽勸,又有袁術的決斷力,那麼肯定是能夠成為劉備軍更難以逾越的對手。

但是袁氏畢竟是世家大族,長期和其他世家以及各式各樣的“上等人”勾連在一起,在這種環境下要培養出一個靠譜的領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少,袁氏的兩個麒麟兒最終,都沒達到這個標準。

但是,袁術這個計劃,就讓劉備軍壓力陡然增加了不少。

為了這個吳王的頭銜,孫堅儘起淮泗之精兵,號稱二十萬,實際六萬人在定陶集結,並且開始向北方進軍。

能夠在冬日行軍的軍隊,在漢末這個時代裡都當得起一句精兵。而孫堅這支大軍,不僅僅能夠行軍,還能夠渡河就真的是厲害到不能更厲害了。可以說江東精銳儘在此軍之中,這話一點也不過分。

麵對這樣一支大軍突然前來進攻,劉備軍自然要討論應對之法。

劉備親自召集眾謀士,在延津的大帳裡,一邊替所有人慶祝新年,一邊讓眾謀士談談如何對付這樣一支突然殺出來的龐大大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