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淩軒和父親自從相信了我後,就開始和族中兄弟考慮對策,畢竟生逢亂世,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事。
首先,實現順利遷徙,必須從安全脫離當地戶籍管理開始。
其次,舉族搬遷是一件要讓家族日後長久存續的大事,必須要未雨綢繆、考慮周全,確保萬無一失。
戶籍管理
明代吸取元代的管理教訓,實行較嚴格的戶籍黃冊來約束百姓。
將百姓分作民、匠、軍、樂四種。
其中民分為農民和商人,農民須早出晚歸,原則上不得出一裡以外之地。如需要訪親走友,需找地方主管開“路引”,而且在路引的有效期內出入。
當時淩家是商人,屬於民的一類。
商人本身有走南闖北運貨貿易的需要,但也是需要憑路引才可以在全國各地到處行走。
明代的戶籍管理每十年才查一次。
我出生的那年,剛好進行了明朝建立以來第三次人口普查,那時沒有電腦,沒有全國聯網,都是人工手寫記錄,這無疑有很多可鑽的空子。
以酒為業
父親與族中兄弟秘密商議未來家族生計,決定將來以酒為業。
酒、鹽,在明代以前都是政府專賣,是政府的重要稅源。
明太祖管理國家十分嚴苛,但是對於酒業竟然是采取開放的態度,這與他未得天下時,攻擊元朝酒水專賣是有關的,為了不前後矛盾,落人話柄,明太祖乾脆取消了酒水專賣,酒水專賣一放鬆,民間釀酒隨之發達,各地均有讓人美酒產出。
古代民間製酒以發酵為主,發酵酒分為濁、清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