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二米飯’嗎?”聽到阿誠奇特的說法,黎錦不由得感到有些困惑。
“我之前隻知道,大米與小米摻在一起的米飯,叫做‘二米飯’呢。”她嘟囔著說道,“秈米與粳米、這兩種大米摻在一起做成的米飯,也能叫‘二米飯’嗎?還有這種叫法的啊,我實在是第一次聽說呢。”
倒不是不信任阿誠,但有悖於黎錦的常識認知,讓她產生了“匪夷所思”的心情。
“當然可以這麼叫啊。因為,兩種不同的米煮在一起做成的飯,本來就是‘二米飯’嘛。”阿誠坦然地說道,“畢竟,兩種不同的大米,也等於是兩種米的哦。”
“這樣做出來的米飯會更好吃嗎?”黎錦依然滿懷困惑地問道,“這麼做的意義又是什麼啊?”
“誰知道呢……可能,這樣做的話,會比較有營養吧?”用甜美的聲音、阿誠說出了令人疑惑的話語。
“怎麼,這兩種米做成一鍋飯的話,營養價值還能進一步提升嗎?”黎錦聽了阿誠的話,自然更加困惑起來。
“哎呀……阿誠也是開玩笑的啦,將軍不用太放在心上的。”阿誠有些無奈地說著,輕歎了一口氣。
在說話的同時,阿誠開始動手淘洗起米來。
由於原本就是要放在一起煮的關係,所以阿誠並沒有把“秈米”與“粳米”分開淘洗,而是直接放在一個盆子裡淘洗了起來。
不知為何,阿誠剛才所說的那番話,如果是一般人說出來的話,黎錦一定認為對方不僅文化水平堪憂、而且輕佻、令人討厭。
但對方是阿誠的情況下,情況就不同了。
在黎錦眼裡,阿誠說出的話,總是自帶名為“可信性”的氣質。
儘管,之後阿誠說自己是“開玩笑的”,但黎錦還是絲毫也產生不出那種“被耍了”的感覺。
黎錦甚至覺得,就算阿誠某一天突然說出“太陽是綠色的”這種話來,她也不會立刻反駁質疑的。
在那種情況下,黎錦應該會認真地跑到外麵看一看,確定太陽是不是真的變成了綠色。
黎錦對阿誠無理由、純粹基於直覺的信任,就是如此地堅定到接近盲目。
話說回來,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日落時,太陽真的會發出綠色光芒呢。
這種現象叫做“綠閃”。
“綠閃”現象非常稀有,迄今為止,黎錦也隻見到過一次而已。
不過,太陽雖然可能會發出綠色的光芒,但是,黎錦至今還沒有見到過綠色的太陽。
聽說,看到過“綠色太陽”的人會獲得幸福。
黎錦每次想到這件事,就覺得可惜。
雖然,沒有看到過“綠色太陽”的人生,其實也不是那麼值得可惜的人生就是了。
從有關“綠色太陽”的遐思中醒來,黎錦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阿誠的這一邊。
“所以,阿誠為什麼要用這兩種不同的大米做成‘二米飯’啊?”黎錦好奇地問道。
“因為口感會比較好啊。”阿誠微笑著說道,“秈米’是鬆散乾燥無彈性的;‘粳米’則是黏性飽滿香味濃的。同樣做成米飯的情況下,‘粳米’會粘連起來、用筷子就能挑起來,但鬆散的‘秈米’就更適合湯匙舀著吃了。”
“阿誠還吃過‘秈米’嗎?我隻吃過‘粳米’而已……”黎錦問道,“雖然我現在明白了‘秈米’與‘粳米’的區彆,但還是不太明白……所以做‘二米飯’的優勢是什麼?為何這種‘二米飯’的口感會更好?”
“這很難解釋啊……將軍不能‘意會’嗎?”阿誠有些困擾地皺起了細眉。
“這個……我確實沒有辦法‘意會’過來……”黎錦聽了阿誠的話,也替需要解釋的對方感到很為難。
也許本來就不應該問,隻要阿誠做好了米飯,自己到時品嘗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阿誠本來就是不怎麼擅長解釋的類型,黎錦擔心自己的質疑會讓對方覺得辛苦。
不過,雖然阿誠流露出看似困擾的模樣,但過了一會兒,又勉強地解釋了下去。
“在做米飯的時候,如果隻放‘粳米’的話,飯的質感會顯得偏黏。既然將軍想做的是米飯與排骨搭配的‘套餐’,那米飯黏性太高的話,與排骨的搭配效果會顯得不太好。”阿誠解釋道,“阿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煮飯時加入‘秈米’的話,可以使得米飯的口感更加乾爽、粒粒分明。這種粒粒分明又很飽滿、彈性充足的米飯,吃起來也更適合東西南北的人的口味。等下做好了的時候,將軍嘗嘗就知道了。”
“誒……阿誠的描述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啊。”黎錦用柔軟的聲音說道。
由於幾乎沒有吃過“秈米”的關係,黎錦其實不太懂阿誠在說什麼。但是阿誠對常識的豐富性,讓他說什麼都顯得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