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互聯網荒漠(1 / 2)

矽穀1990 鴉的碎碎念 4177 字 12個月前

田尻智自然不知道業內同行們是怎麼腹誹他,他一心隻想把存在於他腦海中的靈感變成現實中的具有活力的怪獸。

業內人士們對最終誰拿下了這個訂單好奇,但也僅僅隻是好奇而已。

QQ在霓虹計算機從業人群裡引起了更加廣泛而熱烈的反響。

通過雜誌、互聯網BBS的傳播,霓虹計算機相關的從業人士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款軟件。

像霓虹本土的大學生群體裡,更是沒少看從阿美利肯搬運回來,關於阿美利肯大學生通過QQ的漂流瓶功能找尋豔遇的故事。

也正因如此,當霓虹有QQ軟盤出售後,大學生群體裡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據悉學校門口的711已經有QQ的軟盤出售了。”

(實際上711是從1996年11月開始出售軟件的)

“有購買了的用戶能免費提供給我複製一份嗎?如果有,那簡直萬分感謝。”

“麻煩有使用過的反饋一下使用體驗。”

“我就想知道用它是否能認識東大的漂亮女生。”

霓虹學生也饑渴,饑渴是年輕人的常態。

慶應義塾大學的校園BBS論壇上,關於QQ的討論貼隨處可見。

剛開始大家都好奇這玩意到底好不好用,後來都在狂噴。

“這也太離譜了,我發一條信息,可能要等半分鐘它才告訴我發送成功。”

“半分鐘已經算好了,我光是注冊賬號就花了一個小時,注冊賬號成功的那一刻我覺得這簡直和登陸月球一樣困難。”

“我無法想象這樣一款軟件是如何在阿美利肯大獲成功的,難不成阿美利肯人都是受虐狂。”

“我好不容易接收到一條漂流瓶,結果彆人看我回複太慢直接不和我聊了。”

“漂流瓶這功能很有意思,但無論是發消息還是收消息都這麼慢,我為什麼不和對方通過郵件溝通呢?發郵件都比QQ要更快。”

一時間罵聲一片,對東京的大學生們來說,這段經曆是痛苦的,使用體驗實在太糟糕,市麵上又沒有QQ的替代品。

AOL的AIM壓根沒有進入霓虹市場。

而霓虹壓根就不重視軟件開發,當下這個時間節點,軟件開發在霓虹被認為是低技能的工作。首先薪水不高,其次這份工作更多的被視為一種文字類工作。

很離譜吧,大公司的新員工如果擁有文科類文憑,比如說文學、商業或者法律,他們就會被安排在軟件開發部門輪崗幾年,軟件開發沒有真正意義上單獨的職業發展路徑。

如果你在 30歲時還在寫代碼,外界就會認為你有問題。

正是因為這種風氣,霓虹缺少個人開發者,同樣也缺少針對個人用戶的軟件開發企業。

QQ迅速在霓虹的年輕人群體裡擴散開來,卻沒有誰想做一款類似的軟件,優化用戶體驗之後和QQ競爭。

王熾在離開東京之前曾經和孫正義之間有過關於QQ如果麵對競爭該怎麼辦的對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