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 / 2)

第111章 古代種田生活(19)

古代種田生活(19)火炮

秋冬交接, 天氣越發寒涼,早食攤子上的熱氣裹挾在寒涼的空氣中,分明可見。

一架馬車飛馳而過, 還不等攤主反應過來, 就已行駛數米遠, 隻遠遠看著一個“王”字標識。

馬車一路駛向城郊,此處鋼筋水泥築成四米高牆,鐵門嚴絲合縫, 儼然一副半工業的模樣。鐵門外有兩隊執勤人員來回走動,高牆上還有不少士兵警惕看向各方, 王建國下車查驗身份, 進入鐵門中。

裡麵的景象可謂與州府城內大不相同,層層高樓拔地而起,四四方方, 更讓人驚訝的是, 高爐矗立, 直頂天幕,不斷冒出黑煙飄向上方煙幕,被吸收得一絲不留。還有各式各樣的機器發出轟鳴聲, 工人爬上爬下, 忙碌工作, 這就是境州的工業區。僅僅兩年時間, 已初具規模,囊括了各種與鋼鐵相關的大廠,工器、建材、機械等。

工器廠外麵是一個巨大的汽車模型雕塑, 橫杆攔著入口,前方有三四人等待, 王建國下車,幾人迎上前來。

“王大人,您來得真早,可否用早飯了?”章廠長笑著寒暄。

王建國點點頭,“套話就不多說了,我們先去看看新兵器的試驗。”

工器廠分為兩大部門,工器部以及兵器及裝備部,工器部雖然很重要,也發明改良了不少機器,比如剛剛投入使用的耕地機,但遠遠不如兵器這塊來得核心。

這次要試驗的新兵器是火炮,射程遠,威力巨大,若是麵對敵軍,不僅可來一個出其不意,更是能起到分割戰場的作用。王建國早就對此有想法了,但是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將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兵器發明出來。

這兩年各地紛爭加劇,各地大戰小戰不斷,在龍嶺山一場戰役中,朝廷竟然拿出了這一新式武器,將安州李安忠的部下打得節節敗退,不得不放下北進的步伐,退回安州老家。

王建國一看,他們也得加緊研發,經過一月有餘,他還未多插手的情況下,終於將火炮弄出來了。

作為核心的兵裝部,與工器部相隔甚遠,人員不多,還不到工器部一成,但個個是能才。

新式武器火炮放置在試驗場上,鐵製底座左右兩邊帶有輪子,上麵架著一杆鐵製炮管,炮口呈45°往上。王建國看了,樣式還不錯,臉帶悅色,問道:“這是誰主導研發的?”

兵裝部的林部拉過旁邊的低著頭的少年,“大人,是這小子,林驕,大人問你話呢?”

林驕有些內向,抬眼看了王建國一眼,“是我的想法,但是好多人一起做的。”

王建國誇了一句:“不錯,小小年紀就這麼厲害!”

“林部,都準備好了吧,發射看看?”王建國看了試驗場上已經就緒的人員。

林部點頭,“已經準備完畢!大人,我們站遠點,火炮威力巨大,站近了轟鳴聲非常大。”

王建國站到遠處觀察台上,看著底下士兵點火發射,片刻後,轟鳴聲傳來,煙塵緩緩散開,特意準備的土堆大石被轟得粉碎。

眾人驚歎不已,心中一緊,這火炮的威力也太大了,何其恐怖啊?這要站的是人,那豈不是被炸得粉碎?!

火炮竟恐怖如斯!

煙塵徹底散去,底下士兵上來報告:“報告各位大人,火炮成功發射完畢。”

王建國帶頭鼓掌,“好,好。”眾人附和,並不斷發出驚歎,非常激動。

“林驕,你過來一些,我問你,你覺得這台火炮現在能投入戰場使用了嗎?”王建國看著也是非常激動的少年問道。

林驕有點懵,臉上的激動自滿散去了一些,他思考了一會,還是肯定的回答:“可以的,我相信是可以的。因為我們研發的這台火炮比朝廷使用的火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並且安全性更高,每分鐘能發射20發彈藥。朝廷的火炮光是啞火的差不多有一成。”臉上的不屑表現得很是明顯。

“不錯,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跟朝廷的次品去比呢?這台火炮多重?需要幾個人推?跟得上行軍步伐嗎?還有,火炮危險性太高,炮管用的材料會不會炸膛,這些考慮過嗎?”王建國的幾連問徹底把還在自滿得意的眾人問懵了,林驕也不得不思考。

“兵貴神速,作為兵裝部,大後方,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研發出最優良的裝備機械,使前線的軍隊以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勝利,這才是我們作為後勤部隊應該做的。很抱歉,在今天這個本應值得慶祝的好日子,說了很多打擊大家的話。說實話,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研發出新式武器,的確值得驕傲,但不要自滿。”眾人直點頭。

王建國看了看眾人的表情,特彆是林驕,垂頭喪氣的,“不過,這件事我會向侯爺彙報,該獎得獎。我們先下去吧。”

“林驕,你在作甚?吃午飯去了!”看林驕還在鼓弄他那火炮,同伴忍不住喊,這小子自從王大人來看過火炮的發射後,飯也不常吃,就鼓弄火炮。

林驕悶悶道:“哦。”口中自言自語:“怎麼減輕重量,而不影響它的威力呢?”

同伴歎了口氣,這被打擊的喲,太慘了太慘了。

王建國觀看過火炮的發射試驗後,就回到府衙辦公。

“王大人,我家大人有事尋你。”王建國探出窗看,是周大人身邊的侍從。

周大人書房中,趙侯也在,兩人相談正歡。

“阿植來了,彆多禮了,坐吧。”趙安禦放下手中茶盞熟絡說道。

王建國依言坐在周大人下首,“侯爺,大人,是有要事嗎?”

“聽都城密報,老皇帝……”周大人做出個抹脖子的動作。王建國倒不是很驚訝,老皇帝都苟活了兩年,還不死真是命大。他冷靜猜測:“是四皇子即位?”

趙侯搖了搖頭,玩味地笑了笑:“現在都城正亂著,皇帝遺詔屬意四皇子,但能不能登基還是一回事。沈明軒這兩年助紂為虐,又打壓世家,引得幾大世家生起反心,等平安等登上皇位就算他本事大了。”

王建國和周大人點頭應是。

“遠的先彆管,探子費大勁從龍嶺山帶來的火炮兵裝部研究出來沒啊?”趙侯端起茶杯,放到嘴邊,飲了口茶水,“我們在朝中火炮營的探子可都全軍覆沒了。”

王建國道:“今天剛去看了兵裝部的火炮發射試驗,火炮威力很大,射程也很遠,但還是有很多較為突出的缺點,過於重,行軍攜帶不方便,下官讓他們再進行改良。等火炮成品性能穩定下來,到時再請侯爺和大人一同觀看。”

周大人:“可,甚好,我方有兵裝部這一神器,可使我軍如虎添翼啊!”

趙侯:“極是,有阿植和周公相助才也是我趙安禦的幸運。”

王建國、周大人:“侯爺謬讚了!能有侯爺這樣主公才是我等之幸!”三人相互對視,舒心地笑了笑。

兵裝部。

夜色越發深重,火炮研發處,林驕夜燈下圍著今早試驗的火炮,來來回回好幾遍轉悠。

“火炮的裝置是從弩箭、拋石車這些早已有的裝備演變而成,隻不過彈藥以及攻速發生改變,拋石車車身底座是用木頭做的,火炮也可,但怎麼降低其發射的危險性和怎麼改進炮管材料啊?頭疼。”

“炮管材料要不去問問冶煉廠的人,他們最近又煉出了新材料。”

“不過現在太晚了,會被打吧。”

“算了,明天再去吧。”

翌日早晨,林驕早早去了冶煉廠。

“工器廠的人又來了!”

林驕一進冶煉廠大門,門衛大喊,他揉了揉耳朵,抱怨道:“三叔,你聲音可真大。”

他先去找了冶煉廠創新部的部長徐長治,他和他最熟了。

一進門,徐長治苦著臉,一臉生無可戀:“你咋又來了?”好想關門,扔他出去。

林驕直接道明來意:“聽說你們部的人又煉出了新材料,我來看看能不能用在我的新產品上麵。”

徐長治橫了他一眼,林驕還在問:“對了,有多少啊?我去看看夠不夠。”

還沒等徐長治說話,林驕輕車熟路來到一個庫房,徐長治不得不跟著。

庫房的材料大都是黑色的,林驕一眼就認出與其他黑色材料融為一體的新材料,“是這個?”徐長治點點頭。

“還不錯,我拿回去試試,還挺多,夠多試驗幾回了。”

徐長治;“欸,欸,好歹給我們留點底啊,冶煉廠都快被你們薅禿嚕皮了。”臉皮巨厚!哎,都怪我們廠長不得王大人寵愛!工器廠這幫子人,工業區都快容不下他們的厚臉皮了。

林驕將新材料帶回去,火炮研究處的眾人早已等待著,新材料和其他對比材料經過錘煉成炮管,將原來的鐵製底座改成木製的,經過半個月的時間,一台又一台的火炮製作完成。每一台火炮都比原來的火炮輕便不少,美觀不少,眾人歡呼。

試驗場上,新材料炮管的火炮開始點火發射,又一聲轟鳴,巨石碎了,地下出現大坑,底下士兵點火試驗連射,雖然火炮精度還不是非常準,但相比其他材料的火炮,好了太多。

待炮管溫度降下去,林驕檢查炮管膛內,終於露出笑容,“這種新材料太適合製作火炮了,比其他的材料好太多了。”

其他人也過來看,“是的,前幾台火炮,連射之後,炮管有變形,這台完全沒有。成功了!”

林驕斂住笑容,“不要驕傲,我們多試驗幾回,再請王大人來觀看。”

新火炮的試驗結果已經到了王建國這裡,林驕膽子還是大,什麼材料都敢用。

為何冶煉廠剛好煉出新材料?又恰好是做炮管的最佳材料?王建國笑而不語。

第112章 古代種田生活(20)

古代種田生活(20)開戰

老皇帝駕崩, 新帝即位,朝廷皇帝換代傳遍三十二州府。

禹州率先舉起反旗,打著為禹王世子報仇的旗號攻打渝江縣。不過半月, 禹軍以勢不可擋之勢推進渝州腹地, 即將拿下渝州城。

正當此時, 並州王率大軍北下,奪取了以險峻著稱的玉山一帶山脈,正逐步向都城推進。

都城, 皇宮。

沈明軒一把將案桌上的奏折掃落,眼神陰鷙, “父皇一死, 一個個的就不把朕看在眼裡了。”

底下大臣噤若寒蟬,新皇的手段可比他父皇殘暴多了,稍不如意就是一條人命。

沈明軒看著底下縮頭縮腦的大臣, 眼神冰冷:“禹州、並州叛軍意在都城, 看這進攻趨勢, 再過一月,都城破滅,到那時, 朕可要諸位大人及各位的家眷同我一起奔赴黃泉了。”

眾臣慌忙下跪, 大喊:“陛下、陛下言重了!禹、並叛軍不成氣候, 在陛下的火炮營下的威勢之下, 還抵不住半日。衛將軍及林將軍已率軍支援,再過幾日必定傳來嘉信。”

“一群廢物!”沈明軒拂袖而走,他能不知道?衛、林兩位已經是朝廷能派出的最佳將領, 可他不相信其他州府沒有反心?到那時,整個朝廷誰還能領兵?

大臣們摸了摸腦門上的汗水, 隻有慶幸,今天腦袋還在。

境州。

周大人直接讓朝廷派來的傳令員回去告訴沈明軒,境州有心派兵,但無奈禹州叛軍太遠,有心無力。接著,趙安禦開始明麵上處理境州各大事項,宣布自治。此舉雖未直接宣布反叛,但與叛了無異。

緊接著,陳州、青州有樣學樣,直接宣布自治。

沈明軒苦於朝中無大將帶兵,加上三州並未帶兵攻打都城,沒有辦法,隻能默認不管,優先解決禹、並叛軍。

境州獨立,對境州百姓並未產生太大的影響,還是一樣的生活勞作。隻有上層意味到不一樣的信號,趙侯有心爭帝位。

王建國作為趙安禦近臣,對他此舉非常明白,一等時機合適,他們必會揮師北上,直取帝位。現在局勢混亂,混水摸魚的太多,還是先靜安其變。

“一年一度的征兵開始了,各家有好兒郎的趕快報名了!”征兵部大街小巷開始吆喝。

“一年百兩底薪,酬勞豐厚!”

任征兵部怎麼吆喝,民眾反響不高,報名人員不多。

這幾年農業工業高速發展,提高了境州百姓的收入,隻要動點腦子,相當於天上掉錢似的。家裡有錢了,更舍不得讓家中兒郎去當兵,那可是要命的玩意啊!

“侯爺,征兵快一星期了,這人一年比一年少。”安將軍眼下青黑越發濃重。

趙安禦:“境州不是有服兵役的規定嗎?怎會招不到人?”

“境州曆來和平,服兵役也是隨性,交10兩白銀就可免服兵役,以前這筆錢可能要了一家一年的收入,但近年來,境州發展得太好,百姓都有太有錢,這都全出錢免服兵役了。”安將軍既自豪又苦哈哈的。

王建國在旁邊說道:“服兵役是每個人都要儘的義務,怎可出錢就免服兵役?太荒唐了。”

“這、交錢免服兵役在境州曆來是項不成文的規定,大家都這麼乾了幾十年了。”安將軍解釋道。

“不成文,就沒有白字黑字寫在法律規定上,境州沒有一本律典上記載,怎可依次行事?”王建國不可思議。

安將軍動了動嘴皮,囁喏道:“曆來都是如此行事的。”

王建國:“‘曆來’不代表這個做法是對的,安將軍,你要知道,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需要很多兵力。大家好不容易奮鬥出一串串碩果,都快大豐收了,結果因為我們的百姓不願意保衛它,這個碩果被敵人搶了,你試想一下,甘心嗎?”

趙安禦也點頭,“安將軍,交錢免兵役不再實行!作為境州百姓,既然在官府的庇護下,安穩生活工作,變得富裕,那麼,也該儘到他的責任,保護給他庇護的家園。”

王建國和其他人相繼鼓掌,“侯爺所言極是!”

“安將軍,我覺得當兵雖有戰死沙場的風險,但保衛我們奮鬥拚搏出的家應當義不容辭!我覺得征兵最主要還是要讓百姓認識到這一點!”

“兵裝部現已研發了多種新式武器裝備,我覺得也可以作為征兵的宣傳點。”

大家三言兩語,想出許多法子,安將軍緊鎖的眉頭也逐漸放鬆,“好的,多謝侯爺、各位同僚,下官這就下去試試。”

官府強製下令,並且不再接受以往征兵的模式,眾多百姓雖心有不滿,但想到征兵通報上的那句話“你家不服兵役,他家不服兵役,眾人都不服兵役,誰來保護我們的家?”。眾人深受感染,想到現在得之不易的生活,更需要他們拿起武器來保衛。

加上現役士兵的演習,場麵恢弘,氣勢逼人,新式武器的上場,更是極大點燃了青年心中的那把火,很多人腦子一熱就加入了軍營。

這批新兵至少要經過一年的訓練,才敢讓他們上戰場。

禹州、並州叛軍的攻打計劃還未過半,就吃到了朝廷火炮的威力,火炮的恐怖讓眾多叛軍士氣大低,不敢再發起進攻。

趁此機會,朝廷衛案乘勝追擊,並州軍隊不敵,節節敗退,並州王直接被衛案所擒,斬下頭顱。但在禹州這邊,局勢不明。

王建國覺得:“禹王是個穩妥的人,肯定做好準備才決定反,朝廷的火炮在上次逼退安州李自忠就已露麵,我們在朝廷火炮營安插有探子,禹王說不定也如此。”

果不其然,在林鷹乘勝追擊時,禹王軍隊直接派出火炮部隊,打得林鷹措手不及,局勢瞬間反轉。

皇城。

“陛下,陛下,收到戰報,衛將軍已斬下並州王的腦袋,正率軍返回。”

沈明軒龍心大悅,“好,好,好,衛案乾得不錯!”還不等他平複好心情,又傳來林鷹的線報:“禹州叛軍突然派出火炮營,林鷹將軍一時不察,被叛軍重創,如今退回渝州城休整。”

“禹王早已在火炮營中安插探子,好好好,來人,給我徹查火炮營!”沈明軒頭疼,本以為被他控製得密不透風的火炮營竟然泄露機密。

“傳令給衛案。讓他快馬加鞭支援林鷹。”幸好,衛案速度快,很快拿下並州王,不然現在兩麵受敵。

禹軍拿出火炮,局勢一時十分焦灼,兩方都有新武器,林鷹雖被重創,但蜀州不斷進行支援,雙方一時之間都拿對方沒有辦法。

“雙方局勢可能要等衛案支援,或者禹王跟其他州府結盟可解了。”趙侯說道。

“阿植,禹王一點不著急,禹王應該已經跟哪個州府達成約定?”

王建國不假思索地說:“禹王穩妥,而且非常有耐性,禹王世子慘死都城,他都能不忍不發十多年,背後沒有強有力的支持絕對不會突然叛了。禹州跟荊州、境州、渝州相鄰,他並未給我們結盟的信號,又攻打渝州,恰好,荊州當權人韓北原是他的侍讀,很明顯,不出兩日,必會派兵支援他。”

趙安禦不得不佩服,“你怎知他們還有這層關係?”

“下官愛跟不同人交談,一來一去,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就聽進耳朵了。”

一日後,就聽禹王向渝北發起進攻,蜀州支援得斷斷續續,不情不願的,自是沒有荊州向禹王的全力支持來得猛。

禹軍有了荊軍的加持,如虎添翼,準備今晚就攻下渝州城。

渝州城。

林鷹正對部下大發雷霆:“蜀州這是要反?這次支援還不到1000人,是在當這是小兒玩家家酒?”

“報!將軍,斥候發現禹軍大軍向渝州城進發,且人數翻了一番!”

渝州是進都城最後一個州了,要是戰事失利,禹軍直接到都城腳下,那他這條命也沒了。

林鷹大喊:“來人,快,去都城,讓皇上派兵支援我等!”

夜幕降臨,禹軍已逼近渝州城,駐紮在渝州城十裡外,打算等休整後,夜半攻城。

林鷹在府上不停踱步,若是這場戰事輸了,讓禹州叛軍進入都城,皇上肯定會要他小命!隻能拚命守住。

夜半時分,禹軍發起攻城,第一波直接安排火炮炸城。

幸好渝州城堅固,火炮攻城沒有直接破開大門,林鷹手中也有火炮,不斷的彈藥供給讓火炮輸出穩定,禹軍攻勢減弱。

林鷹穩下心神,鼓舞士氣:“諸位,禹軍雖有火炮,但還是破不開城門,現在我們隻要守住,等到援軍到來!凡是殺敵一個,士兵十兩,小將百兩,射殺了對麵將領,黃金百兩!我們今天的目的隻有一個:守住渝州城!守住渝州城!守住渝州城!”

“守住渝州城!守住渝州城!守住渝州城!”朝廷的士兵在錢財利誘下,士氣大增。

天將破曉,禹軍終於退兵。

第113章 古代種田生活(21)

古代種田生活(21)占領樂州

渝州城守住了!林鷹心中慶幸不已。

想必都城的援兵也快要到了, 到時必能將禹州、荊州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將禹王老賊首級斬下,獻給陛下!

“暗探傳來消息:渝州城未被禹荊兩州聯軍攻破, 朝廷支援即將到達。”趙安禦向眾人念出剛收到的暗信。

安將軍摸了摸大腦門:“這禹州、荊州聯軍不行啊!十幾萬人都攻不下隻有三萬人駐守的渝州城, 等朝廷支援一到, 豈不是又要退軍?”

周大人呼了口熱氣,抹抹頭上汗水:“阿植弄的這地暖甚是暖和,穿單衣都流汗。渝州城曆來易守難攻, 而且林鷹有勇有謀,一次打不下實屬正常嘛。”

“確實, 感覺有點熱了, 讓人少添些炭火吧。周大人所言極是,下官猜測,禹州、荊州兩軍初次聯合, 應當還未磨合好, 雙方肯定有所分歧。新皇雖剛登基, 但實際掌控朝廷兩年多,湖州向來對朝廷言聽計從,湖州很大可能不支援渝州, 反而趁荊州兵力不足掉頭來攻打荊州府城, 到時荊州得回防, 禹荊聯軍必將分崩離析, 等到衛案趕到,或者不用,可能這場鬨劇就此謝幕。”顧子琰就當前局麵分析。

王建國附和說:“這種情況也有可能。不過, 荊州敢派兵支援,應當有所應對。反正, 我們身為戲外人,就靜觀其變,好好看戲好了。”

趙安禦讓人拿來另一封信,淡淡一笑:“阿植,可能不能合你意了。陳州李自忠派人送信來,邀我七日後於境州、平州交界的獨山縣相談結盟之事。”

“嗯?平州?李自忠已經跟平州達成結盟?”王建國有點驚訝,這真是個會搞事的。

顧子琰:“看這樣,應當是了。那侯爺想要去嗎?”

趙安禦:“本侯想聽聽你們有何看法,再決定去否。”

安將軍第一個投反對票:“這李老賊一看就是個不老實的,陰得很,侯爺可不要去!誰知道是不是鴻門宴?”

“你們呢?覺得有無蹊蹺?應該去否?”趙安禦看向其他人。

周大人:“李自忠是個真小人,最愛在背後插刀子,而且出身不大磊落,下官向來看不上這種人,不屑與之為伍。”

王建國在陳州與朝廷開戰也了解了一番李自忠的事跡,就是個靠妻子嶽家上位的惡毒小人,還把妻子一族殺了個乾淨,著實不可相交啊!

“下官覺得不論有何蹊蹺,侯爺沒有必要去會這個惡毒小人,就如安將軍所說,誰知是不是鴻門宴?何況境州底蘊雄厚,沒有結盟的必要。”

“子琰呢?還有幾位大人?”

“下官認為幾位大人說的都對,李自忠不可相交。”顧子琰與幾位大人回道。

不可否認,趙安禦有一絲心動,但在眾位心腹建議下,還是回絕了李自忠邀約。

平州府城。

李自忠自認為自己給的條件非常誘人,事成之後共享天下。境州突然冒出來的那位趙家世子必定不會失約,結果失策了。

“什麼?竟然不來?”李自忠自認非常有誠意了,這趙世子竟然不答應。

“這膽子比鼠膽子都小。”他身邊部下不屑。

“既然不答應結盟,要不直接攻打境州,那可是塊肥地。”平州知州強烈建議。平州與境州相鄰,對境州的情況還算了解,那是真的富貴鄉。

“每年都有境州商人在平州販賣各種新奇玩意,那些商人個個穿金戴銀,好不富貴,糧食都是大批大批地運。”

“還有啊,他們那姑娘皮膚水靈靈的,身段風騷,誘人得很,就是不守婦道,衣著暴露,天天混在男人堆裡,跟那些風塵女子沒兩樣。”楊止規說著說著猥瑣一笑,“不過嘛,這樣的女人的滋味……嘿嘿。”

李自忠部下餘大寶十分意動:“將軍,我覺得楊知州說得對,直接攻打境州,那金銀女人全都是我們的了!”

李自忠覺得也可。

不過他身邊的軍師阻止了他:“不可,境州就像池深山潭水,看不出深淺,將軍倒不如攻打荊州,荊州大軍支援禹王去了,府城薄弱,正是好時機。”

倒是讓人意外,李自忠聽軍師一說,就放棄打境州了。餘大寶和楊知州心中十分遺憾。

“行,都聽軍師的,走,先回陳州,準備拿下荊州。”

一個月後。

荊州被湖州軍及陳平聯軍上下夾擊,大部隊趕不回荊州城,不幸成為了這場大亂下第一個犧牲品,不得不滿腹怨氣歸屬禹軍退回禹州。

陳平聯軍與湖州關於荊州的歸屬權對峙許久,最後湖州不敵,退回湖州,陳州領土進一步擴大。

“侯爺,照陳州的擴張速度,會不會吞並周圍幾州後圍攻境州啊?”周大人有些憂慮。

趙安禦覺得不是不可能,境州不能坐以待斃了。

顧子琰:“樂州知州一直想與我們結交,何不借此說服樂州知州投入我方陣營,避免交戰給雙方百姓帶來傷亡。”

王建國:“樂州知州樂清向來好逸惡勞、貪生怕死,樂州當時從上到下極儘貪腐,瘋狂搜刮民脂民膏。當初樂州大水,直接帶著家眷逃往番州,棄州內百姓於不顧,多少人因為備用糧庫虧空活活餓死,想起我都覺得十分氣憤。”

“對了,下官記得阿植老家好像是樂州洛河一帶的。我記得樂清十分怕死,每出行,必帶百人護衛,何不拿他小命威脅一番,讓他乖乖把樂州讓出來。”安將軍道。

顧子琰讚同:“此法雖粗魯了一些,倒是可行。侯爺,下官去試試?”

趙安禦點頭:“可。”

王建國說道:“侯爺,下官覺得不如更粗魯一些,出兵攻打樂州。樂州自從洛河大水後,死的死,流的流浪到周邊各州,人員大減,何不直接派兵圍打。這比那些迂回招數更加來得利落,強兵在側,樂清肯定不敢安睡!”

趙安禦扶額:“也可……都是良策,但人家都要和我們結交了,直接派兵是不是不大光明磊落?”

“那寫信通知一下?”安將軍下座疑惑說。

“哈哈哈哈,對對對,這個好,直接說,我們看上樂州這塊地了,你要麼讓了,要麼就去死。”安將軍哈哈大笑,聲音洪亮。

眾多大人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一絲笑,趙安禦“咳”了一聲,正經道:“這簡直強盜行為,不過,也行,對吧?”

“是!”眾位大人高聲道。

樂清接到境州那封信後輾轉反側不得安眠,連最愛的小妾屋裡也不去了。

“報,報,樂大人,不好了!不好了!”樂清被驚醒,隻著中衣慌慌張張赤腳跑出來,“怎麼了?怎麼了?境州大軍來了?”

“是的啊,大人,我方斥候發現,境州軍正向我方推進,差不多來了十幾萬人。這怎麼辦啊?”

“來貴,你說,你說,”樂清急得不停轉悠。來貴一臉“啊”的表情,“大人,我說、我說什麼啊?”

“哎,你說人家就要樂州,應該不會傷我小命吧?”樂清歎氣,十分焦急不安。

“這、屬下也不知道啊。”

“對了,對了,夫人呢?”樂清急急忙忙去牡丹苑找他夫人,他大舅子是番州都督,看看這次能不能出兵幫幫他?

“夫人,夫人。”樂大人一進苑中就大喊。

門外丫環水凝:“夫人夫人,大人來了。”

樂大人進房間,樂夫人剛剛從床上下來,嫋嫋細腰,眼含水波,嘴唇紅潤極了,像是剛被人含過一樣。

樂大人心亂如麻,也沒時間注意,“夫人啊,境州大軍要打來了,這可咋辦啊?”

“你可否替為夫寫封信給大舅子,讓他支援一番。”

樂夫人橫了他一眼,坐在一旁軟凳上,陰陽怪氣的:“怎麼?樂大人不是很有本事,小妾一個月抬了七八個,區區境州怎麼比得上夜禦三女的樂大人呢?”

樂大人訕訕一笑,“夫人!我那不是、那不是……”樂夫人:“行了,你與我說說,境州怎麼突然要打樂州?”

樂大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咋知道啊?三天前,我收到封境州來信,說是通知我,要麼留下樂州要麼死,我還以為開玩笑呢。結果,今天,境州大軍就來了!”

“多少人?”樂夫人出身武將家,對行軍打仗有些了解。

“十幾萬。”

樂夫人向門外喊道:“阿凝,快去收拾細軟,值錢的都帶上。”她也趕緊起身收東西。

樂大人呆住了,呐呐喊了一句:夫人?”

“還不快逃命啊,十幾萬人你打得過?”樂夫人白了他一眼。

樂大人趕忙出門,喊道:“來貴,走走走,去收拾東西,逃命去了!”

等到境州大軍來到樂州,樂州沿路縣、鎮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這時候,安將軍也已知曉,樂州知府樂清又又帶著家眷逃去了番州的大舅子家。

境州大軍一路順暢到達樂州府城,不費一兵一卒,占領了樂州。

第114章 古代種田生活(22)

古代種田生活(22)重生

樂州知州棄城而逃, 境州軍占領樂州的消息傳向四麵八方,讓眾人頗感意外,境州暗地裡竟囤積了大量兵馬, 已然在這場群雄逐鹿之中有了不小分量。

收到這個消息後, 沈明軒這時才回想起, 兩年前芸妃所說的那句話:殿下,萬萬不可小看境州,必須趁老虎未長大前拔斷獠牙, 打斷腿骨,徹徹底底挫骨揚灰。她那種恐懼、恨意及忌憚……難道芸妃知道些什麼?

她知道境州有這般強勁的軍隊?知道境州暗地裡是趙侯世子掌權, 對他沈氏皇族懷有恨意?

那作為一個農家女, 她是怎麼知道的?難道是天人?

沈明軒緩緩向後靠著椅背,合上雙眸,右手富有規律的叩擊案桌, 他翻閱過皇室密宗, 每逢日食, 天降天人。他們沈氏皇族之所以得以登上帝位,便是有了一位天人幫助。

太祖登上帝位後,將天人秘密關押於地牢, 嚴刑逼供, 得到很多信息, 原來天人並非來自天上, 也非仙人,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異界來人。隻不過來自一個更高文明的地方,火炮的製作方法便是來自這位天人。

如若芸妃是, 不不不,芸妃似乎不會那位天人的東西。

沈明軒突然起身, 是與不是去試探試探不就明白了?

芸汐殿。

“娘娘,小林子看見皇上朝芸汐殿過來了!”抱月欣喜極了,皇上忙於朝事,都快半月沒來了。

王如芸一下站起身來,驚喜喊道:“真的?快快,抱月,給我換身衣服。”

王如芸換好衣服,嫋嫋婷婷站在殿門外,見沈明軒走到前方不遠,側身行禮,情深意切地喊了句:“陛下,您來了。”

沈明軒過去扶她起來,“最近朝事繁忙,冷落你了。”

兩人相攜進入殿內,沈明軒不經意地說:“阿芸,境州已經反了,現已占領了樂州。”

王如芸臉色一變,時間提前了!

沈明軒注意到她臉色突然煞白,“阿芸,我記得你爹好像還在境州?”王如芸心亂如麻,攪動著手中繡帕,無意識點了點頭。

“阿芸,你怎麼了?心不在焉的。”

“我、我有點害怕。”都已經重來一回了,為什麼還是改變不了?不是兩年後境州才攻打樂州的嗎?

沈明軒盯著她,不放過她臉上任何神情:“你害怕什麼?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王如芸看著沈明軒,心中淒惶:我能相信他嗎?

可現在除了他也沒人了,若不早做應對,上一世的結局還會重演。

“陛下,請跟我來。”王如芸掩下內心惶恐,還是決定把重生的事告訴沈明軒。

“你重活一世,上一世是被境州的顧子琰一劍刺穿而死,並且境州趙侯世子搶了我的皇位?”沈明軒聽王如芸述說後,明白她為何總提醒他小心境州。

王如芸點點頭,“但是現在境州占領樂州被提前了兩年。”

“你把你知道的都細細告訴我。”沈明軒本想問她為何一開始不跟他說明,但看她這惶恐模樣,倒是心疼了,畢竟是他最愛的女人,何況現在還知曉未來。

安州拿下荊州後,大肆燒殺搶掠,縱容士兵奸.□□女,帶著滿載的收獲回到安州。

聽聞前意向盟友出動十幾萬士兵進攻樂州,嚇得樂清連夜投靠大舅子,並毫不費力拿下了樂州,李自忠等人竟有點後怕。

“多虧軍師提醒,境州兵力這般強勁,幸好沒與他開戰。”李自忠說道。

餘大寶和楊知州連忙拍馬屁:“多虧軍師高見,料事如神啊。”哎喲喂,幸好沒去打。

打下地盤,如何治理又是一大問題。

樂州地理條件不如境州,人丁稀少,許多耕地多年荒廢,肥力大不如前。

境州拿下樂州後,留下五萬軍隊駐守,並派顧子琰擔任樂州代理知州,處理樂州各項事宜。王建國隨他一同前去,處理樂州農業、經濟之事,從旁協助顧子琰,待樂州安穩再回境州。

除顧子琰、王建國之外,趙侯還安排不少工匠師傅、大工廠副廠長、大夫等一同去往樂州。

樂州路爛,馬車坐著不是很舒服,行進速度慢,將近十日,王建國一行人才趕到樂州府城。

安將軍部下馬明等候在城外,迎接他們。

馬明等人在前帶路,他們在後,上百米的車隊晃晃悠悠地進城,路邊的樂州人好奇看著,大多身著布衣,街上還流串著很多乞兒。

樂州府衙不同於境州修建得清雅,金做欄,玉鋪地,一副富貴人家景象,十分奢靡。

“這樂清可真會享受,這欄杆都是金子做的。”

王建國、顧子琰暫住府衙,其他技術人員都先安排住在周圍。

王建國快步上前,追上馬明,“馬將軍,府中還有其他人沒?”

馬明:“倒是還有幾個小丫鬟和一個婆子沒跑,現在在柴房關著。”

“這是為何?”王建國問道。

“這幾個小丫鬟都是人伢子剛賣進府中的,年紀頗小,不知道跑,那婆子臥病在床,下不了床。”

“原來如此,多謝馬將軍。那個婆子和幾個小丫鬟可查清楚身份了?”

“幾個小丫鬟都是樂州窮苦人家的,家裡吃不起飯就被賣給牙婆,後被牙婆賣進府中,來路清楚。婆子是樂府家生子,生了病被關到荒院中的。”

顧子琰也走上前,問:“你想乾嘛?”

王建國:“就問問,了解一下。”顧子琰疑惑地看著他。

三日後。

在樂州官員等得心急如焚時,顧子琰終於傳樂州官員來府衙。

樂州官員大多顛著個大肚子,肥頭大耳的,身上彌漫著民脂民膏的味道。

“本官初次到任,還不知道各位大人名諱及官職,各位介紹一番吧。”顧子琰生得俊俏,一襲白衣,手持搖扇,像是某個世家大族的貴公子。

樂州官員摸摸頭上汗水,他們在府衙等了一個時辰,這位顧大人才姍姍來遲,不過他們可不敢說些什麼。

“回大人,下官是樂州通判,敝姓樂單名一個字寧。”坐在最前麵的體型肥胖的官員首先開口說道。

顧子琰聽到姓“樂”:“樂家人?樂清是你兄長?”

樂寧手中不停冒汗,戰戰兢兢回道:“是、是的。”所幸顧子琰隻是“哦”了一聲,並未關注,“繼續。”

等眾位官員介紹完畢,顧子琰道:“回去吧。”

眾位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那、那大人,我等先告退了。”這就行了?

當然不行啊,顧子琰喊道:“來人!”

門外候著的士兵進來,眾位官員嚇得腿軟。

“一月前,強占百姓土地,並在爭執中打死無辜百姓;一月半前,在青樓尋歡作樂時,活生生把青樓女子折磨致死……這些事你可都承認?樂寧!”樂寧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拉下去,關入大牢,等候發落。”顧子琰宣布。

“小祝,你來讀吧。”顧子琰將稿件交給祝安。

“朱權……”等宣布完,所有官員及涉事人員全部被關入大牢等候處理,家產全部充公。

王建國要來城南的兩處宅院,用來弄慈善園和救助中心,專門用來收養那些流落街頭的乞兒。

慈善園揭牌那天,王建國特地讓人做了很多饅頭包子及粥,聽到消息的乞丐全都來了。

一個個吃得狼吞虎咽,王建國都怕他們吃噎著。

“你們怎麼不吃?”王建國看著這幾個蓬頭垢麵的小乞丐問道。

“大人,您說得是真的嗎?我們以後可以住在這裡,每天都有三頓飯,還有新衣服穿嗎?”說道三頓飯小孩眼睛都泛光了。

周圍的乞丐都睜大眼睛,緊張地看著王建國,生怕剛剛聽的不清楚,“當然了,不僅有飯吃,有衣服穿,還能讀書學習,還有師傅教你們各種知識。”

王建國柔聲說道:“要進去嗎?裡麵有好多跟你一樣的小朋友呢,現在都洗得乾乾淨淨,換上新衣服了。”

小孩跟著他的夥伴躊躇著,不敢進去,又看了看那位大人,看著他鼓勵柔和的眼神,小孩終於進去了。接著被接引人員帶著去洗澡換衣。

“慈善園隻收小孩嗎?”斷手的成年乞丐問道,他也想去,一天三頓飯啊!

“對。”斷手乞丐十分遺憾,不過馬上就激動起來了!

“不過,你們可以去救助中心,跟慈善園是一樣的,就在前方五百米的宅子,一直直走。”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您可真是在世佛陀!”斷手乞丐一走,其他乞丐也跟著去了,生怕去晚了,就不要人了。

組建了慈善園和救助中心後,街上的乞丐、流浪漢基本都沒有了。

府衙裡的那幾個小丫鬟,要回家的送回家,不願意回家的全都送往慈善園。婆子經大夫治療後,漸漸恢複,先在府中療養。

顧子琰:“你這個慈善園倒是跟那些世家建的濟生院差不多。不過,救助中心倒是稀奇,家中沒有收入的,經查實可領最低生活補助,不錯,都是惠民之舉。”

王建國:“除此之外,還有大作用,街上流浪人少了,治安更穩定。”

門外祝安說道:“大人,王大人,衙門外有人敲鼓喊冤!”

門內兩人對視一眼,擊鼓鳴冤,有大案啊!

第115章 古代種田生活(23)

古代種田生活(23)清惡官、招人才

王建國、顧子琰隨祝安一同來到衙門大堂, 衙衛正在行刑。王建國立刻阻止:“先帶這女子進來。”自古以來,民告官,需先杖刑二十。除了境州, 其餘州府還有此規定。

行刑的衙衛放下刑杖, 同後方的衙衛將那女子帶進衙門。

見顧子琰遲遲不落座, 王建國催促道:“顧兄,如今你代管樂州一切事宜,理應坐到案首, 落座吧。”顧子琰看了他一眼,還在猶豫。

王建國直接吩咐祝安:“小祝, 讓人給我抬張椅子來。”

兩人落座, 那女子也進來了。這女子挨了幾杖,臉上失了些血色,唇色慘淡, 趴在地上, 看著有些淒慘。

顧子琰一拍驚堂木, 正色道:“台下女子何人?有何冤屈?”

“回大人,民女李氏明瑜,樂寧那個狗官為了強占民女家財物及田地, 殺了我李氏滿門, 連我懷孕的嫂嫂和繈褓中的幼兒都不放過, 求大人為民女做主啊!”李明瑜滿臉怨恨。

這兩年每一個日日夜夜, 她都不得安眠,恨不得殺了樂寧那個狗官,啖其肉, 拆其骨。她活著,不為了彆的, 就為了殺了樂狗賊,為她家人報仇!

李家被滅門時,她親眼看到爹爹、娘親死在她麵前,而她隻能捂著嘴躲著,連哭都不敢哭不出聲。為了躲避樂家的搜查,她躲到月雲樓,幸好嬌娘收留了她,救了她一命。可就是這樣一個心善的姑娘,在月雲樓被活生生虐奸而死,而那個人,還是樂寧!

人怎麼會這麼惡毒,李明瑜不明白。

一年前,她喬裝打扮混入樂府,花了大半年時間,賄賂了管事調到廚房當差,好不容易得了機會在樂府的飯菜裡下毒,可是,就那天!境州大軍勢如破竹,直接拿下了樂州府城,樂府也被境州大軍圍住了。

樂家人慌得不行,哪還吃得下飯菜?計劃破滅,李明瑜恨死了!

不過,很快,樂寧被新上任的知州關進了大牢。樂府沒有犯過事的丫鬟小廝被放出府,其餘人等全都被關進大牢等候處置。

剛出樂府大門,李明瑜立刻就來了府衙擊鼓鳴冤,她想賭一把,大不了就是條命。

顧子琰聽完,頗為氣憤:“好啊!這樂寧真是無法無天!放心,本官已經在查了,會給你討回公道的。你先回去,過幾日我將會開庭審理此案,到時需要你作為證人到場。”

李明瑜不大甘心就此走人,可她也是聽過境州官員的好名聲的,這也是她敢去賭一把的原因。她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衙門外隻有幾個零星行人,見到剛才敲鼓的姑娘完好無缺地走出府衙大門,雖然好奇,但是卻不敢接近,隻在遠處張望。

自從境州大軍占領了樂州府,整個城裡到處是境州的士兵巡邏,所有意圖鬨事的全都被關進大牢,更有甚者,被那些士兵一刀劃拉了脖子,小命都沒了。

不過,他們並不阻止市場買賣,有些膽子大的已經擺上攤賣起東西來了。

相比以往街上冷清了很多,但是秩序也好了很多,至少不會有人當街縱馬,踩踏行人。

府衙中,顧子琰讓祝安喊來親隨,吩咐道:“雁北、雁南,你們去暗處保護那位姑娘,以防有人對她不利。”雖然樂州已被控製住,但還是有不少人隱在暗處,伺機鬨事,那位姑娘動靜如此大,恐怕有人對她下手。

雁北、雁南領命前去。

王建國看在眼裡,對顧子琰的做法頗為認可。

“顧兄,正好借此機會,肅清樂州官場,還樂州百姓一個清朗的州府。”、

顧子琰:“欸,看這樂州官員行事,恐怕沒一個乾淨的,到時候整個州府怕是沒人可用。”

王建國倒是豁朗:“不必擔憂,樂州無人,境州還怕沒有?反正可不能把作奸犯科之人留在官場之中,這必然對百姓不利,對樂州發展不利。”顧子琰頗為讚同。

果不其然,能留在樂州官場的基本沒啥好人。

以樂寧為首的犯罪官員團夥,無惡不作,不僅搜刮民脂民膏,本人及族中弟子還犯下諸多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審理完畢後,顧子琰當庭宣布處決:“樂寧、樂徽、範明集……明日午門槍決。”隨宣告結束,府衙外響起陣陣歡呼。

樂寧臉色慘白,像條死狗撲在地上:“大人,大人,我錯了我錯了,我還不想死啊!大人,求您放了我,我把樂府的所有都給你,樂府地下有個密室,下麵都是樂家積累了幾百年的財富,我把它們都給你,大人!大人!”樂寧被衙衛拖下去,一邊還大喊大哭道。

顧子琰絲毫不為所動,麵容肅穆,“押下去,關入大牢,等候明日槍決。”

樂州官員大多被撲殺殆儘的消息傳了出去,其他世家的人不由得感歎:這境州人行事過於偏激和極端了。想到自家那攤子事,不由得縮了縮後頸,打了個冷擺。

不過,顧子琰毫不心軟,秉公處事的德行還是受到許多渴望一展抱負卻又被貪官汙吏打壓的有才之士的認同,許多人往樂州投奔而來。

樂嶺官道,一輛馬車往樂州府而來。

“少爺,我們真的要去樂州投奔那位顧大人啊?”身邊的書童想到那些傳聞,對那位素未蒙麵的顧大人心中先有了七分害怕,三分膽寒。

被書童稱作少爺的人正值風華正茂之際,鬢發梳得整整齊齊,衣擺沒有一絲折痕,脊背挺直,手中翻閱著《境州律》,神情專注。

“嗯。”男子輕聲應答,眼睛未離開書本,這律法屬實公正嚴明,不分尊卑,不分等級,真正對把王子與庶民同罪詮釋得明明白白。

書童無奈,隻好轉頭與趕車的阿品聊天。

王建國笑著恭喜顧子琰:“顧兄,近日有許多人來投奔,可都是佩服你的處事而來。”

顧子琰看得平淡,“雖如此,但許多人還是過於平庸了,很多想法見解都與我們境州初衷不同,可用之人少。而且,投奔而來的人員複雜,誰知會不會有細作?”

王建國:“雖如此,倒是解破解了樂州無人可用的局麵,人才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其實還得看用對地方,人員複雜,也不必擔憂。設置招考,挑選人才,分配劃分人才,另設置一年考察期,符合條件者另行重用。”

顧子琰微微一愣:“咦,有點意思,這不就與考進士有點類似。你細說,琰洗耳恭聽。”

“沒有考進士複雜,根據空缺設置崗位,讓人根據崗位報考,取優者。考中者對他進行審查,看是否有作奸犯科之事。借此,分選出人才,對他進行試用考察。如此而來,必然能將未達要求者阻隔在門外。”

“不錯,此法甚可!”顧子琰大喜。

根據王建國的這個想法,樂州立即成立了人才選拔部,研究考題,發布考試公告。

“不限戶籍,不限身份,不限性彆……歡迎各位有識之士前來報名。”

“不拘一格用人才,好好好!欸,本來我去的是境州,但是境州能人太多了!還沒摸著門道,就已經被告知境州府人才過多,不再招納了。”

“小子也是,樂州剛被境州收下,反正都屬於境州,也不拘於何處了。”

雖有其他州府的人投奔而來,但是,參加招考的大多還是境州人,其他州府的人倒不多。

境州人生活的環境和其他州府不一樣,接受的社會文化熏陶不一樣,對州府的招攬表現得非常積極。

更讓人感到高興的是,許多女子走出家門,不再局限於那一畝三分地,不再早早嫁人生子,。

“男女比居然達到了七比三。”王建國看著報考數據,非常欣喜。

顧子琰對於女子參與政事不支持也不反對,反正能者上,不拘男女。因此,對於王建國特意給一些女子設置的隻招收女子的崗位雖有點疑惑,但看到職位倒也理解。

一場招考下來,許多人都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畢竟,樂州剛剛拿下不過幾月,許多人不願意背井離鄉來到異地,招考的位置多,報的人少,許多人都正式成為樂州府的一員,沈肅也是。

新招收人員名單送到境州,被記錄在案。

趙安禦及周大人等,看到樂州短短時間內平息安穩起來,對顧子琰及王建國的能力更為肯定。

“阿植都去了半年了,也應該回來了。”趙安禦說道。

第116章 古代種田生活(24)

古代種田生活(24)回境州商議戰事

“阿植, 境州來信了。”顧子琰將信遞給王建國。

王建國接過來,信中趙侯對他們近期所為大加讚賞,還派送百餘工匠來協助樂州建設, 除此之外, 還督促他回境。

顧子琰先前已經看過書信, 知道信中內容。

“阿植,“顧子琰不舍,樂州雖招攬不少人, 也不乏有能力突出的,但能在他身邊為他分憂解難的也就一個。“侯爺催你回境了, 少了你從旁協助, 我恐怕要慌忙一陣了。”

王建國與顧子琰共事這段時間,算得上合拍,顧子琰才識過人, 博古通今, 處理事務乾練嫻熟, 兩人的關係比在境州親近了不少。

“子琰不必如此,哈哈,經過這一月的考察, 新人中不乏能力突出之輩。如沈肅, 他對境州律十分熟悉, 為人肅直, 卻不死板,可試著掌管司法審判。

還有顧穎,她是樂州本地人, 熟悉樂州方言,對樂州各縣情況十分熟悉, 為人又圓滑,做事周到,且容易與百姓打成一片,頗得民眾喜愛,我建議啊,讓她到樂橋當縣令。

陳重光、駱安、唐貴才、安魚表現也十分優秀,現樂州各縣急需一個明智的父母官,教化各縣民眾,應當將他們外放出去,深度考察幾人的能力。”

顧子琰聽完若有所思,境州有不少女官,但女縣令倒從未有過。

“樂橋多是少數民族聚居,大多未開化,語言不通,十分排外,以往的縣令都是本地土豪擔任,將顧穎安排在此處不大妥當吧?”

王建國:“試試才知道妥當與否。”他用人向來大膽,一定要到相應崗位上去試試看,不要怕試錯。

顧子琰輕笑一聲:“倒是顧某愚鈍了,跟阿植共事已久,還是放不開手腳。”

“此事還需向侯爺稟告,得他允許才可。”

王建國:“侯爺向來英明,應當會應允。還有,子琰兄,還得跟顧穎幾人談談他們的意願。”

很快,王建國組織了考察談話,聽取幾人對任命的意見。

幾人都明白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自然是十分興奮,忙不迭地答應下來。

顧穎以前覺得能以女子之身為官府辦事已是十分幸運,但從未想到,她能當第一個女縣令,哦不,還有安魚。那也是曆史上唯二的女縣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