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沒有鞋穿,有的還赤腳戰嚴寒。還有的表麵穿著鞋,那十個腳趾,卻在外麵忍受著寒冬的刺骨。有些穿著木屐走起路來還嘀嗒嘀嗒地響。大部分同學都穿著,補了一層又一層的襤褸衣衫,咬緊牙關頂著寒冷去上學,都是隻穿一條單褲,實在太冷了就跑步,跑起來越跑越暖和。
但是我輩小時候還真是不怕冷,我母親還常稱我小時候銅皮鐵骨從不生病。那年代我還好在穿衣方麵,上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他們穿不了的我就賺到了。
那時候的教育製度是解放初期製訂的,要求學生必須德智體全麵發展。對每一個學生的要求各方麵都很嚴格,那就是每個星期,六天都要參加早操,凡是沒有參加早操的,都由各班的文體委員登記上報。未參加早操的次數多了,就沒有資格參加評選先進。
犯了這條規矩少先隊員,不可參選優秀少先隊員評選。班乾部犯了這條規,不可以評為優秀班乾部,普通同學犯了這條規,本學期就不能參加少先隊。自古有雲無規矩不成方圓,我認為這樣的規定很可行。
在那時候同學們都很聽老師的話,一個班裡調皮搗蛋的人極少。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很愛麵子的。對每一件有益於集體榮譽事都很積極去做,都有一顆要求上進的心。
如果某同學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就會受到同學的冷眼,緊接著就會很多同學不跟你說話,同學們就會疏遠你,都認為你是壞孩子。
當然縱使違犯了校規不一定就是壞孩子,但關鍵是小朋友辨彆是非能力差,隻要老師批評你多了,他們就是這樣認為。如果真到了同學們不跟你說話了孤立你了。
當事人那種孤獨感必會油然而生。正因如此小朋友都會朝著,老師指導的正確方向健康成長的。因此去體現人之初性本善之意。
我們這一代人上學讀書的時候,儘管餓著肚子很餓,餓極了喝口水也就忍過去了,儘管冬天很冷很冷,沒有抵禦嚴寒的衣衫。站起來跑跑跳跳暖和就回來了。小時候不知天高地厚,那都總是快快樂樂去上學,天真活潑高高興興去讀書。
造成如此氛圍人人快樂,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年代,人人平等,人人都穿打補丁的衣服,人人的鞋子都又破又舊,人人都是餓肚子。
縱使有個彆人穿得光鮮亮麗,這一類人一定是長子長女,或者父母是工作同誌,或是兄弟姊妹少。工作同誌也就是現代的公務員之類的。
穿得光鮮亮麗的同學,也會被大多數人白眼,因這類人鳳毛麟角。那個時代那個年頭沒有大富豪,大家都是幸福的,都會感到滿足的。
縱使這樣的生活狀況,還是人人擁護共產黨,人人堅定不移地,跟著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也是我還小,大家都說共產黨好。這就是所有善良的中國農民,這就是中華民族團結偉大之精神。
我們快樂地成長。日子過得特彆快那就學期結束了。學校宣布開始放寒假了,我記得放寒假假期就一個月。放假了不用上學了,那就更加快樂更加無憂無慮了。當然快樂無憂無慮這一類小朋友,是家裡有哥哥姐姐而且都長大了,他才能在家等飯吃,吃飽了就玩。我就是除了讀書就玩的人。
但是還有一種人,放假後比上學更累。他們在家裡要負責全家的一日三餐,拾柴挑水砍柴割草,鋤地種地打豬草。還要幫助父母照顧弟妹,還要在家洗衣服曬衣服收衣服。
還要一日三餐後,清洗鍋碗瓢盆。這些同學真是比上學還累好幾倍。麵對這些繁重的家務,也隻能儘力而為罷了。因為父母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有能力幫助父母是義不容辭。
玩著玩著很快春節臨近,客家人將這節日簡稱為過年。那時候每當到臘月二十五,家家戶戶大掃除,將廚房一切用具都洗刷得一塵不沾。還要將床上用品被服蚊帳,都要洗得乾乾淨淨。
迎接新春佳節,當時我和弟弟,也會拿一些小的家具去河裡洗刷,反正都貪玩而圖點快樂,真正要做好一件事那還是嫩點。
這一年是爺爺離開後的第一個春節,我們都很期盼父親能早點回家過年。臘月二十六那天傍晚父親回來了,我們全家都很高興,父親給我和弟弟買回來一對白色的新球鞋。
這可樂壞了我兄弟倆,當我和弟弟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新球鞋試了又試。穿好在家裡走幾步,又脫下來裝回盒子裡。這樣一連試了幾次再裝回盒子裡,這種行為充分證明,充滿幼稚的童真是可愛的。
第二天吃了早飯後,父親帶著我和弟弟去集市,一是也讓我兄弟見識見識。二也可能采購一些年貨,當年凡是副食品都是,憑政府按人口發的票證供應。
農民過年時每個人口二兩糖,二兩煤油還有一盒火柴。現代人不知道什麼叫火柴了,更不知道一盒火柴的份量是多少。當年每個人口一年還有兩尺六寸布票。
在此不妨科普,一盒火柴大約三十支,每次要生火順利一支便可,如不順利那我就不知多少支了。那兩尺六寸布票是什麼概念呢?據說蘇聯赫魯曉夫說中國人三個人共一條褲子。如果一個一米七五身高的人,穿一條褲子,確實是要七尺多布。
那天上午父親在副食店買了我家七口人的,糖、煤油和火柴。還獎勵我和弟弟每人兩顆水果糖,那時的水果糖一分錢一顆。這天上午我和弟弟在那一眼即看儘的集市上,沒見到琳琅滿目的商店。也沒有發現人頭濟濟的場麵,整條街不足一百米沒聽見叫賣聲。一條街除了這間副食店和百貨店,還有農具店和一間小書店。
那倒過來重複數一次,還是那小書店農具店,百貨店和副食店.,如果再數第三次確實有十幾家商店。這就是大饑荒之年的集市‘熱鬨’的場麵。那個年代誰也沒有多餘的任何商品賣,反之誰家也沒有錢買人家的東西。這就是大饑荒之年,大蕭條時代的真實寫照。
那天父親買好一斤四兩黑咕隆咚的紅糖,一斤四兩煤油七合火柴,和兩排長約三十公分的爆竹。然後父親帶著我和弟弟,並帶齊我家八口人的,‘豐富齊全的年貨’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在回家路上我兄弟倆享受著,水果糖的極端美味,嘴裡甜甜的,心裡更是美滋滋的,這種極致的快樂感受,也隻有我兄弟倆才知道了。
當天我兄弟倆都穿著白白的新球鞋去趕集,一路上蹦蹦跳跳往前趕。但我觀察到襤褸的衣衫都穿在我兄弟倆身上,白白的新球鞋一定會和,襤褸的衣衫發生嚴重的爭鬥。
我邊走邊思量邊走邊安慰,走著走著‘似乎聽到了白球鞋在抗議在訴說,說襤褸的衣衫不知羞恥,為什麼跑到我主人身上,極大的反差我白白漂亮的一身,把我醜化得如此不堪’。
‘然而襤褸的衣衫似乎在鳴冤叫屈,發出了哀求,向白白的新球鞋作出極其誠懇的道歉。它說,到了春暖花開時,一定會讓你的主人穿上,嶄新漂亮的新裝’。走著走著家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