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輿論監督權(2 / 2)

主要原因,是因為此地臨近文思院。鉛版印刷等新技術都是文思院提供的,放在這出了問題,能夠及時解決。

如果文思院發明新的印刷技術,可以及時采用。

此地在王承恩看來,非常適合報業園。

“以後明智坊草場,就改為明智報業園。”

“先把周圍的宅院收購置一部分,安頓各家報房。”

“以後報房擴大了,把報業園一點一點建起來。”

說著報業園的規劃,王承恩又向方弘瓚道:

“錦衣衛在那裡建分署,應該沒有問題吧?”

方弘瓚當然說沒問題,不過他提起一件事,讓王承恩注意:

“現在還在考會試,明智坊草場那邊住著一些舉子,現在做大動作實在有些不便。”

“不如先放在文思院,讓文思院騰出些地方。”

王承恩想了一下,覺得這話有道理。如果影響了會試舉子,讓士人一頓狂噴,那就有些不美了。

不過文思院被皇帝重視,他也不敢擅動。想著盔甲廠距此不遠,王承恩道:

“還是讓盔甲廠騰出地方吧!”

“我以前在那任職,知道周圍的宅院有不少是盔甲廠子弟的。”

“可以讓他們先擠擠,騰出幾套宅子。”

“印刷先放在文思院,以後再在報業園建工坊。”

在盔甲廠乾了好幾年,而且現在的盔甲廠被內府監兼管,王承恩對使用他們的場地,沒有絲毫猶豫。

就這樣,報房集中的事情,被他們定了下來。世界上第一個產業園區,開始在京城出現。

在場的人,自然不知道這個報業園的意義。在定下這點之後,方弘瓚又提出了一件事,要求報刊行業執行:

“以後報紙販賣的事情,除了原有的方法外,要把報童納入。”

“每個坊至少有一個報刊亭,作為報刊集散地。”

“每個報刊亭負責一片區域,給報童、郵遞員等分發報紙。”

“這個報刊亭,由輿情司和衛尉署合建,不得私自設立。”

這是從銷售渠道上,控製京城報業。

其它地方的情況暫時不好說,但是京城報紙的銷售,朱由檢決定掌控起來。

隻要掌握住這點,就掌握了各個報房的命脈。讓他們對錦衣衛的審查,不敢陽奉陰違——

如果被錦衣衛察覺,會從銷售上壓製他們。如果有某些報紙繞過審查刊發新聞,報刊亭能夠及時收繳處理。

可以說,這個銷售體係在朱由檢心裡更重要,認為能讓自己更長久地控製輿論。

任何人想要繞過,都會受錦衣衛打擊。衛尉署作為錦衣衛的一部分,同樣也會出力。

這個規定,讓很多報房的人不明所以。因為現在的報刊行業沒有發展到這一步,沒有很多報童沿街販賣、也沒有人固定訂報。

所以他們隻能懷著疑惑接受這一條,以後將自家的報紙,分發給報刊亭售賣。

同時,這個規定也解決了一些人對報房集中後的擔心,每個坊都至少有一個報刊亭,能夠把他們的報紙,向京城各個地方售賣。

見到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提疑問,方弘瓚繼續提出第三條,也是最重要的條款:

“報業是公共服務行業,從事報刊行業的報房報社等機構,被定性為公共機構。”

“所有的公共機構,因為涉嫌公共利益,要受朝廷和民眾監督,保證它的獨立性,確保立場中立、為公共利益服務。”

“出於公共安全需要,錦衣衛有權對公共機構進行調查,無需另外授權。”

“在公共機構從業的人員同理,尤其是作家、撰稿人等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要接受錦衣衛監督。”

這是朱由檢又套上的一條鎖鏈,用錦衣衛監督調查報刊行業和從業人員,讓他們無法脫離控製。

這個要求一出,各報房的人頓時麵麵相覷,有些人覺得無法接受,已經有退出報業的心思——

被錦衣衛一直監督著,還有可能被調查,他們如何會願意?

還是張大,此時提出疑問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