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銀章密奏(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聽到朱由檢說出自己的名字,侯保山心下振奮,知道自己已簡在帝心,試著獻計道:

“陛下想直接任命外朝官員,也不是沒有辦法。”

“隻要把意思傳達給內閣,讓內閣票擬就行了。”

“如今的四位大學士,還是很好說話的。”

“六科封駁的問題,也能讓他們解決。”

聽出侯保山的意思,朱由檢徹底明白了魏忠賢的作用。

若非魏忠賢把外朝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今的四位大學士,絕不會那麼聽話。

隻是對朱由檢來說,他需要的朝臣不但能夠聽話、還能幫自己解決內憂外患。那些對魏忠賢唯唯諾諾、阿諛奉承的臣子,顯然是達不到自己要求的。必須要啟用些被魏忠賢趕走的大臣,讓他們為朝廷做事、幫朝廷解決困難。

這點魏忠賢是很難同意的,因為閹黨不止他一個人,還有依附他的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員。這些人都想著把上麵的人拉下來升官,怎麼可能願意讓那些人回來爭官位?

魏忠賢但凡腦子沒問題,就不會放著他們不管,反而任由皇帝啟用反對他的大臣。

所以朱由檢要啟用有能力的臣子,就必須打倒魏忠賢和忠於他的一批人。把他們的官位空出來,安置那些大臣。

而且,因為魏忠賢搞出的東林六君子、七君子事件,辦得實在是太糙了。他的做法讓大明的黨爭迅速激化,朝堂混亂不堪。他麾下所謂的閹黨,也一直在混亂之中。朝堂上去年的閹黨大臣,和今年已經不是一批人。

所以在朱由檢看來,魏忠賢即使願意投靠,對他來說也完全是負資產。唯一的價值就是用他的性命,為自己安撫朝野眾人。

最好能讓他獲得士人稱讚,得到明君名聲:

『以後我對大明的製度必然會有很大改變,一個明君的名聲還是很重要的——』

『要讓人知道我是為大明好,能夠明辨是非、讓他們的忠心不會白費。』

『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支持,追隨一位明君。』

一個昏君改動朝堂製度,多半會被稱為亂政。各種政策即使製定了,也難以執行下去。

但是明君就不一樣了,會有一批人支持,和反對者形成爭論。

朱由檢可以在爭論過程中,發現支持自己的臣子,幫他們升上高位。

所以明君的名聲不管能維持多久,最初一定要有,以便吸引人才建立班底。

魏忠賢對士人的殘害,正好給了他機會。隻要給這些人平反,他就很可能獲得士人感激,得到明君名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