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銀章密奏(2 / 2)

這是魏忠賢如今最大的價值,也是朱由檢必須要除掉他的原因。

把這些在腦海中轉了一遍,朱由檢已經下定決心除掉魏忠賢,卻又從天啟皇帝的做法中,知道以後如果文官不聽話,自己可能需要一位壓製朝臣的宦官——

這個人要有能力,但又不能擅權。

要能承擔罵名,又不能像魏忠賢搞得天怒人怨,搞得朝堂撕裂。

侯保山現在肯定不能承擔這個重任,徐應元有這個心思,但他野心太大,或許比魏忠賢還不堪。

王體乾或許可以,但他和魏忠賢牽連太深,而且沒露出投靠朱由檢的想法。

或許可以試試塗文輔,看看他能不能承擔起來!

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禦馬監掌印,塗文輔擔任司禮監掌印的資格是足夠的,對朝政也足夠熟悉。再加上他在自己登極前投靠,即使為了酬功,也要把他升上去。

但是,這個人是閹黨核心之一,就怕他牽連到什麼不法之事,讓自己不得不處置。

這件事暫時不著急,朱由檢在給遇害士人平反後,肯定會和文官有一段蜜月期,政令也能推行下去。所以用宦官壓製文官的事情不著急,他打算仔細看看,多考察些人選。王承恩、曹化淳等曆史上有名的太監,都在他的名單內。

不知皇帝的想法,徐應元眼見侯保山因為這些朝堂上的常識,就得到朱由檢的讚賞,心中頓時有了危機感。

尤其剛剛侯保山所說,暗暗點出了魏忠賢的作用,讓徐應元擔心朱由檢會因為朝堂上的煩心事,繼續任用魏忠賢。

所以他絞儘腦汁,終於想起來一件事情,說道:

“陛下想用中旨任命大學士,也不是沒有辦法。”

“萬曆老爺就是用中旨起複方從哲,後來內閣隻剩下他一個人,被稱為‘獨相’。”

“朝堂上雖然多有詆毀,但是方閣老的位子,卻一直穩穩當當。”

朱由檢聽得暗笑,感覺甚是有趣。萬曆皇帝這樣留下方從哲一個人,其他文官要麼捏著鼻子接受這個中旨起複的大學士,要麼就麵臨沒有大學士、內閣製度傾覆的危機。可以說是用他自己的辦法,反抗文官集團的鉗製。

但是這種做法,在太平時期還好,在內憂外患之時,是絕對不可行的。朱由檢不相信一個大學士,能處理那麼多事務。

所以萬曆皇帝的做法可以參考,但是不能采用。

真要說值得學習的,當然是專製頂峰的軍機處。

但是明朝的文官脖子比較硬,沒有被滿清入關殺怕。他們不可能像清朝那樣,願意跪受筆錄。

朱由檢隻能挑著學一點,看看效果怎麼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