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旨和廷推(2 / 2)

“東林黨楊漣彈劾魏公公時,其中一條罪名就是用了陪推,說魏公公顛倒銓政、掉弄機權。”

小小地說了幾句東林黨的壞話,卻是侯保山明白這次談話的內容一定會被宮裡人知道。說東林黨幾句壞話,可以免遭魏忠賢的人嫉恨。

沒有理會他的小心思,朱由檢此時已經感到棘手:

內閣大學士、尚書、侍郎、督撫等三品以上官員都要經過廷推,通參以下要由吏部會選。他這個皇帝若是直接發出任命,會被說成中旨,被外麵的文官抵製。

可以說,他現在對外麵的文官隻有罷免的權力,而沒有任命的權力。不說完全失控,也差不了多遠。

這也讓他知道了,為何曆史上的崇禎皇帝對一些犯錯的大學士和督撫該撤就撤、該殺就殺,一點都沒耐心,絲毫不顧高級官員培養不容易——

原來那些人很多根本不是按照他的意願任命的,甚至可能頂替了他心中合適的人選。

這些人沒有能力卻非要占據位置,也難怪犯錯後崇禎皇帝不會力保了。

再加上他們犯錯後是科道官員彈劾,罪名都很明白。誰都沒法說崇禎皇帝殘暴亂殺,隻能說他“用法益峻”,執法太嚴格。

內心想著這件事情,朱由檢繼續問道:

“除了這些官員,其他的官員怎麼任命呢?”

“能不能直接用中旨?”

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侯保山道:

“朝中監、司官員按序升遷,九卿屬員由吏部選授。”

“地方布政使、按察使由三品以上官員會舉,府州縣的官員,由吏部選授遷除。”

“為了公平公正,最初用拈鬮法,萬曆二十二年變為掣簽法,由吏部文選司執掌。”

麻了!徹底麻了!

以前隻聽說過明末文官集團勢大,現在才知道他們升官、任職,完全能撇過皇帝。

這一套選官任官體係,關乎所有文官的利益,朱由檢想廢也廢不了。除非他能造反,把天下重新打下來。

同時,他也明白了為何顧憲成區區一個文選司郎中,就能糾集出東林黨這個政治集團——

廷推的名單由他擬定,地方官員也是由他選擇,隻要動些手腳,就能鉗製所有人。

顧憲成屬實把廷推和選官玩明白了,整個朝堂的朝局,都受他的影響。

一個五品郎中就敢掀起風浪,也難怪萬曆皇帝要把他削籍,直接趕出朝廷。

記住文選司郎中這個職位,朱由檢決定要想辦法找信任的人擔任,免得再發生顧憲成的事情,出現第二個東林黨。

他不知道的是,曆史上號稱東林後繼的複社成員吳昌時,就是在文選司郎中的位置上,再次掀起風浪,影響到兩任首輔生死。氣得崇禎皇帝在中左門親自審訊,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