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出來以後,兩宮盛怒。一日之內連下十餘道懿旨,相關官員三十餘人被充軍查辦,一百餘人被免職。
堪稱黛青官場上的一場大地震。
可這是暴出來的,是楊舉人家族拚了命爭取來的,而且還剛巧遇到兩宮、四王出於各種目的也願意為這件事情秉公而斷。而且這個時候,是太平光明國平定之後,正是要清理整頓官場的時候。
那麼,何況在太平光明國剛剛爆發期間,朝廷對於戰亂地區的官場秩序當然不會不分輕重緩爭,根本做不到事無巨細的究察細節。畢竟戰爭狀態,根本沒有那個條件。
所以,冤死的,能沒有嗎?
就算沈葆楨自己沒有故意製造冤案,但是他這種“老盜無供,就地正法”的模式之下,那些辦差的胥吏為了迅速完成任務,也會有意無意的產生一些冤案的。隻不過,這些冤案都會因為“下合民意”而得到百姓的認可而不被追究。
但是,最先指認楊舉人和秀姑是凶手的又何嘗不是民意?
關鍵是,沈葆楨殺的人太多了。
據說平均每天要殺五十人!
這就太可怕了,一天五十人,一個月一千五百人,一年就是一萬八千人!兩千就是三萬六千人!
三萬多條生命,三萬多顆人頭啊!
能沒有冤死的嗎?
而九峰曾經表示過一個意思就是不信這三萬多顆人頭裡就沒有冤的,隻要有一個是冤的,那也是人命關天,老子整不死你?!
如果真徹查的話,怎麼可能一個都查不出來?
就算真的沒有,人家存心要找你的命,也能給你“查”出一個來啊。
當然,於國於君於眾民,沈葆楨是乾淨的。相對於絕大多數的黛青官員來說,他簡直是純淨的。無論是按照國法還是官場規則,真找不出什麼大的毛病。
但是,與擁有巨大民心相對應的,沈葆楨確實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真的有野心。
他始終有一顆向上攀爬的心,永遠不會甘居人下。
這就要了命了。
有野心,又得民心,這妥妥的反骨啊。哪怕你其他方麵再怎麼優秀,再怎麼乾淨,那都隻能加重你的罪名。
好在對於這一切,沈葆楨自己心中有數。
他很清楚自己的野心難免會露出蛛絲馬跡,一旦被人抓住了小辮子,那就很危險了。而如果要確保沒有紕漏,又談何容易,自己肯定得每天小心翼翼的做人做事。那樣子的話,還談什麼建功立業?而且即便再小心,最後還是不能絕對保證不出問題。
畢竟,黛青入主中土二百餘年,達到自己這樣聲望的官員,實在不多啊。
你轉圈都是雞,就你一隻鶴,你覺得你是能立住還是被啄死?
在官場,大概率是要被啄死。
除非你有頂級的權力者罩著。
曾國藩確實有意維護沈葆楨,但是曾國藩並不是頂級權力者,他自己還隨時被嚴密監視著呢。
皇帝罩著沈葆楨嗎?
現在這個時候肯定不會,皇帝對於沈葆楨還沒有足夠的了解。
那怎麼辦?
撤,以退為進。
本來現這個處境,再繼續在廣信乾下去,已經非常被動了。而且有背自己的初衷。
他沈葆楨可不是甘心在一個小小的廣信乾一輩子的“種田官”,他是有大誌向,或者說有“野心”的。現在就讓一幫士紳鄉民給綁住手腳,那還怎麼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