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接著講“當今世界,早已不似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時代了。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便,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是依賴於想象,這就難免有有失誤和錯誤。古倫人入主中土時,因為自身原有的文化相對比較落後,就以為西尼文化是天下第一,並沒有進一步去了解世界上其他文化。
事實上,西尼文化並非天下第一的文化,更非天下唯一的文化,雖然西尼文化確實有很多優秀之處,但並不能因此而排擠其他文化。古倫文化也有很多優秀之處,但是聯合塔拉之後便能學習塔拉文化,入主中土之後,也能積極的學習中土文化。然而中土西尼卻自古以來以唯一文明之邦自居,拒絕承認其他文化也有優於中土文化之處,這種盲目的自大的排外情緒,不僅曾經害了中土西尼的日月王朝,同時也害了在相當程度上繼承日月王朝的黛青王朝。
然而,這種傷害並不是必然的,也不是被動和無辜的,而是主動選擇的結果。上天何佑黛青,一再的賜下良機,卻一再的被白白錯失!
所以,並不值得同情。”
文廷式說到這裡時,表情肅穆,斬釘截鐵。
“事實上,黛青一共經曆了七次‘放眼看世界’的圖強機會。”文廷式開始轉入正題了。
“第一次,黛青初入中土,當時的西洲愛世會士圖若望,積極向黛青傳授西洲文化。而當時的順理帝及其生母來自塔拉族係的孝莊皇太後,對圖若望的表示了非常積極的興趣和善意。孝莊皇太後尊圖若望為義父,順理帝則以待祖父之禮待圖若望。授予圖若高官、財物和很大的特權。
順理帝圖若望學習了天文、曆法、世界地理、以及西方的宗教學和政治學。圖若望對順理帝的教育和引導,使尚未成年的順理帝極大的開闊了視野,從而在知識上遠超那個時代五土天下絕大多數的人。因為直到那時,絕大多數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五土之外還有人類。尤其是中土人,很多甚至不知道中土之外是什麼樣子的。
史書中把圖若望與順理帝的關係比喻為大野朝時名臣魏征與大野太宗木子世民的關係,可見圖若望對於順理帝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順理帝沒有加入聖光會,他隻是親近和包容,並沒有真正的歸屬和接受。據說這與順理帝身邊的覺者僧侶的影響有關,這些人極力的用覺者的思想去引導順理帝,順理帝甚至一度想要剃度為僧。因為得知僧侶要將自己唯一的兒子奪走,孝莊皇太後勃然大怒,下旨要殺光那些覺門僧侶。此舉雖然最終阻止了順理帝出家,但也因此導致母子關係變得緊張。
不久,順理帝在年輕的二十四歲的年紀上駕崩,而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皇太後接受了圖若望建議由皇三子玄燁繼位。是為泰熙帝。然而,儘管有擁戴之功圖若望還是因遭到奸妖攻訐而入獄。並且被判處死刑。隻是在行刑之前京城爆發了千年不遇的大地震,皇太後聲稱這是出於上天的震怒,因為圖若望是上天的仆人。於是圖若望得免於刑,不久病逝於自己在京城所建的聖光會堂之內。
順利帝和圖若望先後離世,黛青第一次開眼看世界的機會也就結束了。
第二次,是在泰熙朝。
出於對圖若望的感激和信任。泰熙帝在獲得親政後,對愛世會會士表態出很大的友善,甚至超過其父親。泰熙帝不僅大量的學習西洲的文化知識,而且還有很多學習成果。泰熙帝還設立了“蒙學院”專門負責研究和學習西洲的學問,而其中的研究人員不僅有泰熙帝本人,更包括他的好幾個皇子。
在傳播文化的同時,愛世會的發展也頗見成效,一個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當時加入愛世會的黛青人已經有十萬之眾,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士大夫,其中甚至還有很多是黛青皇族。
但是泰熙帝晚年,愛世會與其遠在西洲的聖光會大公宗母會之間發生了矛盾,雙方就一些禮儀問題發生了嚴重分歧。大公宗母會否認了圖若望所傳的儀文,但泰熙帝則隻承認當年圖若所傳的儀文。理由是如果遵照大公宗母會的教導,會非常符合中土的傳統。在雙方的不妥協和爭吵中,泰熙帝最終下旨,禁止包括愛世會在內的所有聖光會人員在黛青帝國境內從事傳播活動。
這次的禁令並不是很嚴格,但是整體上黛青中斷了與西洲的聯絡,第二次機會又錯過了。
第三次,是在君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