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 33 章 翠園(1 / 2)

是個陌生麵孔的小廝。

瞧著才十一三歲, 笑起來有兩個甜甜的酒窩,見到許黟,立馬乖巧地問好, 再報上名號:“可是許大夫?小的是濟世堂東家大房一爺家的, 前來給許大夫送帖子,邀你去翠園小聚。”

那帖子是用金貴的冷金箋寫的, 紙張上麵塗抹一層淡淡泛著金光的金粉。

這冷金箋一般用來寫詩收藏, 拿來當名帖使用,可見對方有多闊氣。再聽小廝口中的話,這想要見他的人,是濟世堂的少東家呀。

許黟點頭,接下這個帖子, 對那小廝笑道:“我會赴約的。”

“好的嘞,小的先回去稟告我家一爺了。”小廝說完,行揖後離開。

許黟拿著帖子回屋,思索著那少東家要見他,會不會是跟消食丸有關。

在他不知道的另一邊,嚴大夫與濟世堂的少東家已經會過麵了。

鹽亭縣的濟世堂, 以往都是將每個月的賬本往上一報,那邊不會特意派人過來。

這次還是因為鹽亭縣收了一款消食丸,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就在賬本上添了不少進項的賬目。

這不, 住在潼川府的東家便派一管家過來問話。

待管家離開不久,濟世堂的少東家就來到鹽亭縣了。

嚴大夫看著已及冠, 戴著一頂孔雀羽方巾帽,一身富貴華麗的絲綢袍衫,手中持著柄字畫扇的少東家, 出聲道:“少東家不知,這許大夫和邢家五郎是好友,邢家在鹽亭縣也是有頭有臉的,這方子不可強奪。”

少東家的眼中裡顯出不悅:“大價錢也不可?”

不待嚴大夫說話,他就闊氣道:“我們潼川沈家的財力,莫非連一張藥方都買不起了。”

嚴大夫:“……”

幾秒後,他說道:“君子不奪人所愛,若是許大夫不願賣這方子,還望少東家的諒解。”

“我說嚴大夫你這眼兒都往哪裡拐著,不想著本家的好,反倒向著外人說話。”少東家冷氣一哼,“你可知我此番過來,家父都交代了什麼?他讓我務必拿下這個藥方。”

那“陳氏消食丸”一送到潼川府沈家,沈家家主就知道這藥丸大有前途。

無論如何,都要將這個消食丸的藥方捏在他沈家手裡。

接著他派人再一打聽,那賣藥丸的不過是個還沒及冠的少年郎,家裡父母已故,無親無故的,打發些錢給他,定會把藥方拱手讓出。

結果倒好,還沒見到人呢,先是自家的大夫不同意了?!

“嚴大夫,你在我家多少年了?”少東家的問。

嚴大夫微微低頭:“三十有一了。”

沈家三代為醫,在祖父時,就已經開醫館行醫了,後來收徒無數,這些人有的離開了本家,有的繼續留下來經營醫館,嚴大夫就是其中之一。

等到少東家這一代接手產業,沈家的產業鏈做得更加的龐大,已經不滿足與小小的醫館。尤其是如今天下幾乎太平,富裕之人越來越多,舍得花錢看病買藥的人不在少數,光隻看病又能掙多少錢,還不如製藥賣藥來的更多。

少東家揮揮寬袖,臉上已有不耐:“行了,你莫要再說,那位許大夫還沒見著人,你先在這兒掃興。”

嚴大夫心裡深深歎了口氣,卻也沒再繼續多言。還是等少東家親自見到許大夫,再下定論罷。

……

此刻的許黟,在糾結赴約要穿什麼衣服。

家中的衣服多數都過於陳舊,據他了解的,翠園是個供人消遣玩樂的地方,穿得太寒酸會不會給嚴大夫丟人?

畢竟那帖子裡頭都寫了,嚴大夫也會去呢。

要是光外人還好說,許黟也不一定要去看彆人的臉色。就是他也不是自虐傾向者,手頭有錢了不給自己買兩身舒適的衣服。

在屋裡翻找一圈,許黟確定家裡確實沒有拿得出手的衣服。

他揣上錢袋,讓小黃在家裡守家,自個出門去南街的成衣鋪。

成衣鋪裡賣的衣服主要是袍衫,袍衫也分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大袖袍衫,裡麵穿前襟,腰間束腰帶,看著端莊典雅,很多文人雅客都愛這麼穿。另外一種是緊身袍衫,乾活行動更加方便,南街的成衣鋪賣的最多的就是緊身袍衫了。

顏色也單一,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紋路,當然了,想買那種“花孔雀”的衣裳也有,許黟就見過邢嶽森鑫盛沅都愛穿。

他在鋪子裡挑選了一會兒,看店的店員在那積極推銷:“店裡新進了一批褙子,都是好料子,小官人可要瞧瞧?保準你滿意。”

褙子?

許黟微微挑眉,讓那店小一把衣服拿來看看。

褙子是宋朝全民中,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穿的服飾。男士穿褙子,一般當做便服,穿著輕鬆舒適又隨意。

店小一拿來的褙子可以選的顏色不多,許黟挑了一件天青色,又選了一件白色的。

緊身袍衫則是選更耐臟的黑茶色和灰藍,大袖袍衫穿來遊玩會友,就不用考慮耐不耐臟的問題,許黟便挑了兩身合眼緣的,一並交給旁邊的店小一結算。

店小一大喜,這可是大客戶,立馬喜笑顏開,手腳麻利地小心捧著衣服來到櫃台前,劈裡啪啦地將算盤敲得飛快。

很快,店小一笑著說:“小官人,價錢都算好了,一共是一兩三錢十六文,小的將十六文給免了,給小官人按一兩三錢來算。”

成衣鋪的衣服確實貴了不少。

許黟不會做衣服,心疼也沒辦法,數了錢遞給那店小一。

店小一貼心問:“可用小的差人送過去?”

“不用,我自己拿回去就行。”許黟擺手。

店小一怕衣服碰壞了,畢竟這樣大手筆的客人不多見,他就做主裁剪了一塊粗布,將衣服疊好放到粗布上麵,係成包裹遞給許黟。

後麵,店掌櫃知道他這麼做,不但沒批評,還誇了他機敏。

用一塊幾文錢的粗布,攬來一個長期客人,實在劃算。

到家裡,許黟將新衣服擱一邊,重新去研究硝石如何能製成冰。

曬乾的硝石結成一塊,許黟將它掰開用惠夷槽碾成粉末,過篩粗細,用清水重新融化。

融化好的硝石水,隔著陶罐,加入少量的清水,不停歇地繼續攪拌。直到溫度降到冰點,許黟眉心一跳,立馬將陶罐密封,放置到陰冷角落裡。

等待兩個時辰,天色漸漸暗下來。

許黟去檢查陶罐裡的水是否結成冰,打開一看,發現裡麵的水果然凍結上了。

今日他用來凍結的水,比上次少了足足三倍,隻有兩個陶碗的水量。

這也說明,硝石確實能製冰,需要在陰冷的環境下,而且製出來的冰實在少,幾十斤硝石,一次性做出來的冰塊,隻有這麼點。

怪不得夏日裡的冰賣得如此貴,還要預約才能買得到。

許黟想著這陶罐裡的冰,思索著怎麼利用。

這麼點冰放在房間裡,起不到多少降溫的作用。讓它自然融化,又覺得可惜……

許黟糾結片刻,還是將陶罐裡的冰敲碎挖出來放到木盆裡自然融化。夜裡不能貪涼,他下次提前半天製冰,中午時分就能吃上一碗冰飲。

*

次日清晨。

許黟和何娘子打了聲招呼,說他要出一趟郊外,讓何娘子幫忙照看一下小黃。

又予了何娘子十個錢,讓她買些肉食給小黃吃。

小黃見不能和許黟出門去耍,“嗚嗚嗚”地趴地撒嬌,求著一塊去。

許黟沒答應,要是翠園寫著“狗不讓進”,那豈不是要將小黃丟外頭:“你乖乖在家,我晚上帶你去逛夜市。”

來到鹽亭縣這麼久,他還沒去玩過夜市。

何娘子聽到了,笑說:“夜市熱鬨著呢,往橋南過去,可以看到一家賣羊白腸的,她家的食材鮮,價也便宜,十文錢能買一大碗。”

羊白腸是一道很出名的美食,唐朝時就已有,用羊的大腸和小腸簡單水煮,再放少許調料調味。

吃的是羊腸本身的鮮美,而想要把這一道菜做好吃,考驗的便是對火候的掌控力,過硬過軟,都不好吃了。要煮得剛剛好,咬著帶一點羊腸的脆,不廢牙,又不失嚼勁,那樣的口感才是最佳。

許黟聽著何娘子如何說這道美食多好吃,差點流下口水。

他的愛好不多,其中就有喜好吃美食。

許黟咽了咽口水,連忙向何娘子道彆,他怕再說下去,自己就不想去翠園見濟世堂的少東家,想去早市逛逛。

早市裡,也有不少好吃的!

翠園在西郊,步行過去極遠,大熱天的,許黟不想讓自己那般受罪,就在城門口找了一輛去西郊的牛車。

路上,許黟背了一本中藥名,翠園也便到了。

他跳下車,給車把式一文錢,甩著不太習慣的大寬袖,摸一摸裡麵的錢袋子,確定很穩不會掉,才安心地進去翠園的門。

他剛進去,就被裡麵的小廝給攔下來,說沒有請帖不可進。

許黟:“……”

許黟摸摸袖子,拿出那張有點皺的冷金箋遞過去給他,問道:“是這個嗎?”

“是是是,小官人快請進。”小廝立馬堆起笑臉,變臉速度堪稱一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