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匾本來是準備找一塊木板寫上去就行,劉彩霞卻提議找鐵匠鋪子直接做成鏤空的字。
矗立在門頭上,這樣就很獨特醒目,也是他們店鋪的一種特色。
價格是比木牌匾貴了點,但是這個用得久,而且以後萬一要搬家什麼的,還能反複使用。
在鐵字上噴漆,想要什麼顏色就噴什麼顏色。
絕對很是引人注目。
其他準備工作也在有序的進行著,骨頭原湯熬了一大鍋,劉彩霞把僅剩的幾個火鍋底料拿了一個出來加入了一些這個時代有的配料炒出來。
目前沒有準備太多的葷菜,就三樣:豬肉,雞肉和魚肉。
素菜種類更多一些,白菜,蘿卜,各種各樣的野菜清洗乾淨,還有一路上存的乾蘑菇泡發了備用。
劉彩霞讓田婆子跟菜市場那邊的豆腐鋪子定了豆腐,一開始是每天二十斤的量,就算賣不掉,家裡人多自己也能消耗掉。
長期合作的豬肉鋪子,增加了供貨數量,雞和魚也跟菜市場一家口碑比較好的賣家簽訂了供貨協議,每天要的不多,但勝在是長期的買賣,契約還是簽訂的比較順利。
劉彩霞安排好工作,田婆子帶著人負責鹵肉鋪子,她跟林偉忠在麻辣燙鋪子守著。
今天是開業的第一天,劉父帶著所有人都來捧場造勢。
劉父帶來了鞭炮和很多自製的竹簽,“這個竹簽明天試吃的時候用。這種新鮮的東西,弄試吃是最直接方式。”
“好,我還想著試吃的時候用小碗裝,用竹簽就節約了。一時間還沒有想到,其實我們還可以做串串。”
“做串串後麵在說,目前我們菜品不是很多,等我們後麵發展起來,就可以做各種丸子,還有土豆辣椒這些種出來之後在說。目前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原材料。”
“也是,我這邊的火鍋底料確實是沒有了,做麻辣燙需要的量少,湯底也能做成老湯底反複使用。”
“衛生問題也要注意,不能一來就把口碑做差了。”
“放心吧,我跟偉忠開始的時候都會在這邊監督的。等後麵理順了再交給
“是的,不能什麼事情都我們自己做,有錢了還要再去買點人回來培養才行。”
劉彩霞在廚房裡麵帶著兩個婆子負責煮菜,林偉忠帶著張虎在前台招呼客人。
上午十一點也就是午時一到,劉父就把帶來的鞭炮點響了。隨著鞭炮聲的響起,劉浩他們幾個就拿著寫好的傳單在店門口附近拉客。
第一批試吃的客人都是他們自己人,也就是所謂的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