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扶貧奇遇七(2 / 2)

遠在香江的鄭昆也拿到了鄭永孝在西南的近況,他把資料放到一邊。

“這孩子真是有我的風範,果然,不行萬裡路,怎麼知天下事?”

“等他回來,看看有什麼收獲吧。”

另一邊,安妮也得到了縱容笑在西南扶貧的資料,她有些不解:“明明去扶貧,怎麼當老師了?”

“大姐,晚上你問問老爺,到底是怎麼回事?”說話的是安琪,旁邊的安娜也點頭,也支持安琪的話。

晚上的時候,安妮問鄭昆:“老爺,你讓阿孝去扶貧,怎麼變成了支教?”

“扶貧是沒錯,但是那裡的人太窮了,還偏僻,交通也不方便,教書育人,讓他們走出大山,不是更有意義?”鄭昆的話並不能讓安妮認同。

“你在哪裡投了不少錢吧?”安妮問道:“讓他們有工上,有薪水拿就好了嘛!為什麼讓阿孝那麼苦的地方?”

“我隻是讓阿孝了解那邊的情況,當老師是不是很直觀?”鄭昆解釋道:“他與那邊的孩子多接觸,能從孩子那裡了解到那裡的貧困;這樣的話,能掌握第一手資料,而且他還是以老師的名義,能讓那些人更容易接受一點。”

“沒見過你這樣的老子,彆人家的孩子,父母都想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就你這麼心狠,把孩子像發配一樣,送到西南那樣的地方。”安妮說完,轉身離開,扔下臉色有些難看的鄭昆,不過他並沒有生氣,他也能理解安妮的心情,但是,理解歸理解,但事情還是要做的。

第二天,十點時候,鄭昆拿起了電話,打給了遠在西南的大兒子,香江與西南那邊是存在時差的,雖然都是北京時間,西南那邊要比香江天黑要晚一些。

“阿孝,你在那邊也有一個月了,說一下你對那邊的看法。”鄭昆在電話裡,並沒有關心二日的生活情況,而是想看看他的好大兒對那邊的一些看法。

“老豆,這裡太偏僻了,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這裡不適合發展經濟,這裡走出大山的方法,要麼去外麵打工,要麼努力學習考出去。”鄭孝說完之後,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這裡也不適合發展農業,但可以發展經濟作物,但因為這裡的交通不方便,所以也不好運輸,就算有好的項目,也會失敗。”

“確實,那樣的地方,其實並不適合投資,如果過幾年,可以投資旅遊,現在卻不行。”

鄭昆讓兒子去扶貧,隻是找個由頭,讓自己的兒子去受苦而已,他感覺還是有成效的。

出生在他們這樣的家庭,想要受苦,那是基本不可能,除非他們家破產,但現在情況,想破產很難。

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吃苦受累,最好的辦法讓他們去艱苦的地方,生活一兩個月,體驗一下民間疾苦,然後了解到生活的不易,顯然鄭昆的目的達到了一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