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時候,再等等。”
“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們現在的產量堪堪能應付省內的訂單。”
“還有什麼事兒嗎?”
“暫時沒有。”
“好。”林聽晚切了電話,接通了村裡大隊部的電話。
“喂,我是林聽晚。”
“師父,二分廠門店的麻煩已經解決,電視台報道後,咱們門店銷量大增。
幸虧你提前讓石頭哥去南方訂了鴨子,不然肯定不夠。
副食品店那個噱頭吸引了很多人,第一天開張銷售相當火爆。
鐵路局那邊銷量也爆了,緊急追加了兩次訂單。
省城百貨商店聯係了我們幾次,要求增加訂單。
他們的貨和第二百貨商店的貨是總廠供的實在吃力,我們沒敢答應,給他們推銷了市裡食品廠的一些產品。”
“不錯!”林聽晚點點頭。
“遊向西回來了嗎?”
“回來了,回來了,他就在我身邊,讓他接電話?”
“嗯……”
電話很快轉移到遊向西手裡,“喂,林科長,我回來三天了,援朝都跟我說了,謝謝你。”
“遊副廠長,你最應該感謝的是以前的你自己,歡迎回歸。”
他應該感謝他爹在他膨脹的時候拉了他一把,石頭哥二哥對自己的支持。
如果林聽晚捎過去的那句話,食品廠他就回不來了。
遊向西對林聽晚特彆感激,“關鍵的時候是你拉了我一把……”
“以前我對你說過,與其是彆人,寧願是你。
我們是同事,是同誌,是戰友,既然彼此選擇了,不拋棄不放棄是基本原則。”
遊向西一顆心被漲得滿滿的,無以為報,唯有好好工作。
“你讓石知青轉交我的信我已經收到了,我期待那天儘快到來。”公社辦榨油廠,惠民惠廠,一舉兩得。
“廠房已經在收尾,三天左右就能蓋好投入使用。
家屬樓正在緊鑼密鼓的修建。
到目前為止遼春軍區有十幾個軍嫂帶著孩子從老家過來投奔。
我把他們暫時安排在我大嫂家裡。
帶來的孩子安排在托兒所。
她們家裡還有孩子,現在在當地上小學,公婆年紀大沒有精力管。
她們希望把上小學的孩子接過來,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孩子。
這個不太好辦。”
“你以公社領導的身份出麵和公社小學校長談談,曉以大義,軍屬,咱們地方上得給予照顧。
再給學校捐一千塊錢的圖書應該就差不多了。
適齡兒童上小學,上托兒所。
軍嫂安排在合適的崗位。
生活上讓後勤科的同誌多照應,軍嫂不容易,背井離鄉的軍嫂更不容易。”
遊向西眼前一亮,還得是林科長啊。
他們十幾個腦袋都沒想出解決的辦法,她一下子就想出來了。
“好,我明天就去落實這件事,我和藺文成給你寫了信寄到一分廠了,你留意一下。”
廠裡的,村裡的,公社的事情他全在信裡彙報了。
藺文成彙報的是他查到的這次風波的來龍去脈。
“我知道了。”林聽晚掛了電話,又給公社瞿主任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