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南行提振士氣的政策推出之後,全軍上下那是士氣大振,尤其是在前線日複一日與呂布軍對陣廝殺的普通士兵。
他們原本就收入不高,也沒有辦法獲得更好的職位,儘管嚴格的訓練和晉升機製讓他們遠比其他諸侯的士兵善戰,也更加具有戰鬥力。
可是若和那些精銳騎兵相比,不管是主動性還是參與作戰的積極性都遠遠不如。可是隨著這個規矩推出,確實是極大的提升了這些士兵的士氣和戰鬥意誌。
終究,不管什麼理想,隻能感召少數人,對於大多數人,還是要更加實惠的東西才能起到效果。
自從建安四年(199年)二月公開這個消息,到建安四年三月這段時間,劉備軍的士兵們,在戰場上展現了更高的作戰積極性,把一場看似無窮無儘的消耗戰打出了極高的戰損比。
讓呂布不得不把更多的士兵送上前線,於是燕縣周圍的大軍是越聚越多,營壘修築的綿延十裡,每天都有近十萬人在互相攻殺。
可是,這個規模的消耗,對雙方都有點吃不消。尤其是呂布軍,雖然隻是離開補給線幾十裡,可是他們大軍消耗糧草的量實在是驚人,袁術可以征募新兵,但是根本送不到前線。因為實在是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撐了。
所以,戰局再次僵持了下來,劉備軍主力和袁術的十萬大軍進入了一場近乎無窮無儘的絞肉戰裡。
呂布雖勇,孫堅雖猛,但是劉備軍士氣要高得多,並且軍心可用猛將如雲,更有賈詡、龐統和諸葛亮等人是出謀劃策。
袁術軍十裡聯營裡,每天都會有不小的損失,可劉備軍那邊卻每天都損失很小。
在這種情況下,呂布隻能繼續調集士兵加大籌碼。對此,呂布隻能安慰其他人道:“士兵少了,糧食消耗也就少了,諸位不必慌張,劉備軍士卒訓練不易,死一個少一個。而我軍士兵在豫州要多少有多少,如此下去我軍必勝。”
這當然隻是安慰之言,誰都知道,這大軍裡儘是選拔的精兵,真的打光了,那袁術手上也就沒有可用之兵了。
相反,孫堅倒是向呂布表示,他兒子孫策正在計劃一項大計,若是成功,則有可能讓劉備軍不戰自退。
呂布等人好奇是什麼計劃,但是孫堅一直是語焉不詳,所以眾人也隻能作罷。
隻是,隨著兩軍相持的時間越長,劉備軍就越是能夠發現呂布軍的弱點。
而唯一能夠阻止劉備軍突襲的,就是呂布和他的並州精騎。
作為天下第一等的名將,他和他的精銳騎兵,來去如風,很難在他手上找到進攻的漏洞。因為他反應又快,實力又強,頗難對付。
毫無疑問,要是當年袁紹有呂布去守官渡糧倉,曹軍精銳也恐怕難以輕易得手。呂布統帥五千騎兵的支援,和淳於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所以,如何攔住呂布這支精騎就成了劉備軍突襲計劃裡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毫無疑問,隻要牽製住呂布,然後一把火點燃袁術軍的糧倉,這一戰袁術軍隻能退卻,甚至是潰敗。
到時候,劉備軍就真正完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可以安心轉向吞並冀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