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關雲長破陣(1 / 2)

是以,關羽排出了一個在這個時代裡頗為詭異的陣型。他帶領五百重騎兵在己方步兵陣列之前列陣,身後跟著被挑選出來手持劍盾的精銳步兵。而兩翼反而沒有騎兵,都是以步兵為主力,同時還有帶著拒馬等工具的巨大防禦設施。

而在弓箭手的身後,是太史慈所率領的騎兵隊,隨時支援前線,應對袁紹軍可能突然出現的騎兵。

所以,所有步兵或者說整個軍陣的指揮,就落到了於禁的身上。

不過,這對於軍中威望頗高,而且威信也很高的於禁來說,倒也頗為合適。步兵被調度的井井有條。這些受過嚴格訓練,軍紀嚴明的士兵,與於禁這個性格那是真的很合適。

在於禁的指揮下,整條戰線上的士兵行動如同行雲流水,完美的保證了他們的戰線完整,在袁紹大軍麵前絲毫不落下風。

與此同時,袁紹軍見到數量少得多的劉備軍也不敢大意,他們列陣之後也沒有什麼動作。尤其是袁紹,見到關羽又帶著騎兵在前方,頗為心悸,乾脆停止前進,把自己身邊的防禦加強的同時,指派文醜在步兵軍陣的後方掩護自己。

“巨鹿一戰不過是我等大意,這次還想再來,真是氣煞我也!”

袁紹對關羽帶著騎兵親自出擊,真的是憤憤不平,畢竟上一次他就是這麼敗的。所以,這一次他正麵可是放置了大量的步兵,手持長槍抵擋對方騎兵衝鋒。

可是,在袁紹看來,這根本就是一次小失誤引發的大敗,隻要他不做出錯誤的決策,引發混亂,絕不會有第二次這種情況。

他的想法不能說錯,隻能說他沒想到關羽的布陣雖然看似是要複製上一戰的辦法,實際上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這一戰,關羽所率領的騎兵是一種以前從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專門針對步兵的重騎兵。

隨著劉備軍步兵陣型展開,並且士兵們得到了休息,體力略微恢複,關羽和騎兵們披甲上馬,就在陣前完成了著甲等工作,開始與軍陣一同前進。

就在袁紹軍麵前,關羽軍全軍一齊向著敵人的方向前進。在於禁和關羽的協調下,步兵們和騎兵們步伐幾乎一致,每一步都發出震天的響聲,仿佛是一道道驚雷打在對手的心頭。

這種全員整齊劃一的行動方式,說來也是顧南行最早提議推廣的。不過大多數將領都是讓小隊級彆的士兵練好也就行了,方便作戰。

唯有於禁意識到了這樣推進的價值,在氣勢上有多麼大的好處。整支軍隊的士兵們隨著鼓點,整齊劃一的前進,給敵人的心理壓力,那真的是非常驚人。

這一次真正的實踐出來,確實是表現出了強大的效果。哪怕是數量多得多的袁紹軍,在麵對這樣前進的時候,也不禁喪失了進攻的勇氣,呆在原地不知所措。

隨著兩軍接近到不足百步,關羽帥旗一揮,率領著重騎兵們衝鋒,才讓敵人如夢方醒。

袁紹軍中軍的士兵們站在一起,用密集隊形來應對騎兵衝鋒,他們有的蹲下,有的以蹲下的士兵為架子架設長槍,組成了一道長槍組成的長牆。

一般來說,隻有少數最強大的騎士敢於對抗這麼龐大的長槍陣列,這對於一般的輕騎兵來說無異於歎息之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