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大軍互相鉗製,袁紹軍和袁術軍都謹守營壘,而且不斷拓寬營壘的大小,以方便進一步的作戰。
而且各方的補給基地都被謹慎的保護起來,不論是袁紹的黎陽縣,袁術的封丘縣和劉備的濮陽城。這些堅固要塞根本不給任何人攻擊的機會,高大深厚的城牆本身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這種戰場上的僵持,也就給了謀士和說客機會,讓他們一展自身的才能,去表現自己的能力,去打破這樣的僵局。
甚至,對於真正的謀士而言,這些說客能不能成功都無所謂,他們隻要告訴對方見到了什麼人就足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就像如果是在句陽見到了關羽,那麼說明劉備軍機動部隊目前在東部支援被孫氏攻擊的防線,不可能馬上支援西邊的戰場。
這樣的信息對於幾乎是每日一變的軍情而言,那都是十分關鍵的。
不過,這一招也不能用老,比如說像是呂布他們這麼用。
袁術軍如今主將是呂布,副將是紀靈,參軍是袁央。
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他們確實是想到了一些獨特的計劃,那就是利用袁術認識的大量遊俠之流,去套取劉備軍的情報,尤其是酸棗、燕縣和卷縣的情報,方便他們前往突襲。
這個方法其實很有效,也很難防範,尤其是駐紮在縣城裡的軍士難免就會和當地的商人和遊俠等打交道。
各種番號和歸屬自然而然的就會傳播出去,尤其是軍官們也有帶著象征自己身份的鎧甲和衣袍出門的習慣。不然,軍營裡怎麼分辨身份?到了軍營之外這習慣自然也就留下來了,肯定是會被暴露出去的。
通過這些信息,呂布他們自然是可以摸清三縣的駐軍情況和防禦情況。
隻不過,從某一天起,這些消息開始變得含混不清,變得充滿了自相矛盾的內容,完全讓人理解不了。
這一下子就打亂了袁術軍的耳目,呂布不得已還是隻能靠他那些珍貴的並州騎兵兄弟去進行偵查,來確定劉備軍騎兵的動向了。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當然是因為劉備軍針對這些間諜發起了行動。
而動手的背後之人就是徐庶徐元直,他作為桃園的管理者,自然是責無旁貸,負責對付袁術這種從基層搞情報的策略。
實際上,對付這種對手,對於徐庶但也不是什麼難事,因為他在此前就多次利用過這種方法幫助劉備大軍獲得過不少情報。否則,劉備每戰都請他一起,自然不是為了把他帶在身邊而已。
而對付這種刺探方法,徐庶的應對方式也很巧妙。他不會去絞殺這些中下層遊俠和商人,他要對付的隻會是這些人幕後的那個主使,除他以外,無人重要。
徐庶不願意采用刺殺等方式對付這些參與不深的人的原因是。在這個時代裡,人們給朋友幫個忙,可不是如今都要代價。他們就是因為朋友的請求替對方做事而已,這些遊俠和他們的朋友,並不在乎國法,而是更在乎他們的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