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諸葛亮也在感慨,這個周瑜真的是太果斷了。當天就做了拋棄郯縣之外的營壘,全軍撤退到下邳。這一決斷可不是一般的魄力,尤其是在還沒進行過大規模交手的情況下。
但是,這一次劉備軍是沒辦法追上去了,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都需要在本地進行休整,至少要休息三天才能完全恢複過來。不管是組織還是體力,都需要進行整理。
當然休整之後,有水路和騎兵的便利,劉備軍還是給撤退的敵人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等到回到下邳之後,周瑜統計此戰的損失,發兵接近五萬人,回來不過不到四萬人。在幾乎沒有進行過一場大戰的情況下,平白損失了一萬多人,其中還有將近五千忠於孫策的江東精兵,讓周瑜是心痛不已。
這損失對於袁術來說或許不大,但是對於孫策來說那真的是痛徹心扉。
隻可惜,戰事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想要再次進攻需要大量的時間重整軍勢,還需要囤積更多糧草,短時間內肯定是做不到的了。
與之相對比,劉備軍這一通折騰下來,損失不到千人,其中不少還是行軍中造成的傷兵,以及新式霹靂車使用中出現問題造成的誤傷。這也算得上一場大勝了。
所以,整個郯縣喜氣洋洋,所有人都在慶祝。諸葛亮此前撿點糧草,挖了一批蛀蟲,查抄的物資錢糧正好用在此處。一方麵獎勵士兵,一方麵安排宴飲。
一切看上去都十分順利,隻有諸葛亮看著許多來自徐州的情報愁眉不展。
他的哥哥諸葛瑾對此是莫名其妙,自己弟弟打了一個大勝仗,以極小的損失擊退了袁術大軍的進攻,甚至比賈詡所統領的中路大軍更快。這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情,怎麼會愁眉不展呢?
“兄長你有所不知,我所擔憂的不是戰事,而是戰事停歇之後怎麼辦。”諸葛亮道。
“如今淮北十餘萬大軍雲集,你雖然退了敵兵,但其主力尚在,袁術補上糧食過幾個月怕是還要打呢!你怎麼現在就操心起停戰的事情了?我看,這一次大戰非得持續一兩年才能結束。”
“不會的,袁術軍很快就得罷兵,而我們就得好好考慮怎麼應對大批災民。”
“什麼?”
“兄長,你看今年傳回來的消息,自徐州起,整個淮南滴雨未下,而已經到了六月,淮北下雨也不過是一些毛毛細雨,反而是冀州一直在下雨。按照我師所說,這雨來自於冷氣與暖氣相交之處,如果這相交之處一直在冀州,那淮南到七月也不下雨,今年怕是要顆粒無收。”
諸葛亮說完,諸葛瑾愣住了,整個淮南大旱,那這仗自然是不可能繼續打下去了。淮北作戰自然是要靠淮南供應糧食,其他地方也供應不起啊!
隻不過,這能夠讀天象,自己這個弟弟的老師,實在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