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不敗而敗,周公瑾立誓(1 / 2)

周瑜率軍會合孫策軍之後,太史慈的騎兵也與黃忠的步軍彙合,兩軍就對峙起來。

若是論軍力,那無疑是孫策和周瑜軍人多,但是他們疲憊不堪,又還有不少輜重要看顧。麵對劉備軍精銳步騎聯軍,也不得不多有忌憚,不敢輕易挑釁。

如孫策所說,劉備軍兩名領軍將領都驍勇異常,那更是得小心應戰。最穩妥的方法,那自然是退回營地之中,謹守營壘以圖後續。

因為劉備軍同樣不可能在沒有營壘的地方與孫策和周瑜相持太久,那樣就算是頂級精兵也受不了。

而劉備軍這邊,吸引了敵人的主力,就算是完成了目標。以十三營的兵力對抗兩倍數量的敵人本無不可,但是太史慈和黃忠都知道,對手並不簡單,是難啃的骨頭,不能輕易動手。

更何況,諸葛亮還有計策沒用呢!等這條計策發動之後再行動不遲。此刻劉備軍士兵經過數日奔波也都已經精疲力儘,並不在最佳的狀態裡。

至於諸葛亮的策略是什麼,是攻破還有上萬人駐守的孫策軍營壘?並不是,他手下這一萬預備役沒有那麼強的戰鬥力。

他要用的,是他兄長黃敘改進的霹靂車,由東海糜氏剛剛打造完成。這種霹靂車經過黃敘改進,比此前的霹靂車射程更遠,因為它使用了扭力結構。

但更關鍵的是,黃敘改進了投擲的東西,一種可以密封大量油的罐子,炸開之後會讓周圍全都沾滿油液,而罐子密封處還可以點火,這樣每一個罐子都可以引起一場大火。這玩意兒對城池作用不大,可是對營壘那真是大殺器了……

不過,丹陽兵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精兵,喬瑁也是宿將,知道隻要營壘外牆不被破壞無論裡麵火勢如何都不能傷害到他們。所以,他們謹守營壘的外牆,不給諸葛亮進攻的機會。

見到這種情形諸葛亮也無意真的猛攻,反而是主動退卻,去接應黃忠和太史慈所部。看看對手的主力會不會因為大營起火而露出破綻,而被黃忠和太史慈抓住。

可惜,周瑜還是要比一般的將領更了解如何領軍作戰,也知道此刻他們這支人心浮動的隊伍最需要什麼。

他決定就地紮營,完全不理背後大營的火勢,堅守本地一點不給劉備軍機會。

對此,黃忠和太史慈隻能讓弓手和騎兵反複騷擾,賺了孫策和周瑜千餘士兵以後,麵對對方已經修築完成的營壘,他們也隻能選擇撤退,與諸葛亮的援軍彙合。

等到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八。周瑜經過和孫策一夜的商談,在了解到目前郯縣之外大營的情況之後,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不戰而退,退回到下邳去,重整軍勢之後再考慮進兵。

這對於在江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周瑜來說,真的是很丟人的一戰。不僅未能建功而且還非常憋屈的退回去,這讓心高氣傲的周瑜很難受,可是理智告訴他,如果不退他們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周瑜不得不選擇退卻,無法建功,空耗糧草和士兵這不是明智的做法。

也正因此,周瑜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對手到底是誰,以後要在正麵對決裡擊敗這個讓他吃癟的對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