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士兵隻能是臨時尋找一片區域,作為他們接下來的基地,先渡收攏殘兵過這一晚再說。
當天夜裡,孫策幾乎是整夜未眠,反複檢查劉備軍是否會發動夜襲。結果,劉備軍眾人自然是在預設好的營地裡休息了一晚,根本沒有夜襲,甚至為了減輕負重,從士兵到戰馬都飽餐了一頓袁術征集來得糧食。
等到了天明,孫策一共救回了大概一千名士兵,以及重傷的周泰。
對於這個結果孫策當然不滿意,他已經寫信給營寨內的周瑜,告訴他自己需要支援。而他本人則是會帶著丹陽兵返回大營,等著劉備軍追上來,好殺一個回馬槍。
黃忠也很配合,親率十個營的士兵追擊孫策軍,銜尾而行,追著孫策軍所部,看上去很想發動進攻的樣子。
孫策知道,己方騎兵人數不足,也隻裝作不知道,帶著露宿一夜之後疲勞不堪的士兵們向著為進攻郯縣所設置的營壘而去。
士兵們都知道,騎兵是大爺,他們如果衝入沒有保護的軍中,那就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所以不用孫策多說,這樣事情丹陽兵也很清楚,所以士兵們就不得不列陣而行。
可是列陣而行,他們就要麵對劉備軍乘船的弓手們的攻擊。
沒錯,他們的船被劉備軍奪走了,如今這些船還要按照劉備軍的意圖,裝著劉備軍的弓箭手反複騷擾己方的軍陣。
好在弓箭手沒有近距離射擊,大多數時候給敵人的殺遠不如給敵人的傷多,可也是讓孫策的隊伍變得緩慢而漫長。
而劉備軍也不慌也不忙,就是這麼持續騷擾,你如果想要攻擊我軍弓箭手,馬上就有步兵來保護。
這樣,整場戰鬥再次變成了耐力賽,誰能夠堅持到最後,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休息不佳,又沒有水師便利的孫策軍自然是落了下風。可是,他們又不能真的就地紮營,因為這一戰出來他們所攜帶的糧食並不多。要是真的趕不回去,那真的斷炊了損失就更大了。
好在到了午後,他們距離自己曾經的臨時據點已經不遠,很快就能夠得到一塊安穩的休息所在。
奈何,這裡已經被諸葛亮派騎兵破壞過,根本不堪防守和休息了。
無奈之下,孫策不得不再次催促周瑜領兵來救。他這一萬多人,加上傷兵實在是走不快。若是沒有接應,他們這一軍怕是都可能被劉備軍吃掉,那損失就太慘重了。
所以,周瑜率領一萬人急忙出營支援,順便還帶上了大量的糧草輜重,以保證能夠馬上給予孫策軍給養。
可是他們沒想到,此刻諸葛亮單騎回到了郯縣,正指揮糜芳調集城中的預備營裡堪戰的士兵,準備突襲袁軍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