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諸葛亮的反擊(2 / 2)

但是,諸葛亮卻想要反其道而行之,以主力糾纏住對方,吸引對方反複增兵。然後再利用己方訓練的優勢和組織的優勢,讓敵人派出所有機動兵力和精銳士兵。

這個時代,可以迅速出動,並且參與到一場戰鬥中的士兵可不好找。哪怕是像劉備軍這樣的精銳部隊,隨時出發前去救援一支友軍也是極為困難。能夠做到隨時出征,並且加入戰鬥的,不是將領的親兵,就是少數精銳中的精銳。這些精銳可以說就是一支軍隊的骨骼和靈魂。

隻要重創對手的精兵,那自然就可以化解對方的進攻,甚至可以尋找到機會反擊,或者配合賈詡和徐晃,擊破紀靈的大軍。

隻不過,這樣的戰略還是有相當風險的,要讓一萬多精銳進行這樣的機動,可並不容易。

但是,黃忠太史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同意,他們都願意相信這個年紀不大卻相當可靠的少年。當然,他們同樣是對自己訓練多年的精銳士兵有信心,在劉備軍的訓練和指導方式之下,這些部隊戰鬥力絕對不弱於長期在北方作戰的那些部隊。

至少,在高標準的夥食以及長期的訓練下,這些身上充滿肌肉的漢子,看上去就不輸任何一支曆史上存在過的軍隊。

所以在四月二十五日,太史慈率領騎兵出發,隨後黃忠帶領十個營的大軍趁夜出發,利用諸葛亮規劃好的兵站,繞路到了袁軍的後方,等待對方運糧的隊伍。

要知道,考慮到劉備軍可能的襲擊,再加上水路上劉備軍的優勢,這一路上周瑜派了五千江東精兵,加上孫策所招降的周泰作為領軍,護送著糧草輜重從下邳前往郯縣前線。

此前,劉備軍也多次以騎兵騷擾過周泰所部,想要通過反複行動找到行動的機會。但周泰治軍相當嚴謹,根本不給任何機會,防禦是相當嚴謹,在河岸邊上讓太史慈的騎兵是找不到機會。

可惜這一次,太史慈率領的騎兵可隻是幌子,隻是確認對方位置,而真正動手的,乃是黃忠及其麾下的步兵。

要不然,怎麼說在古代有騎兵優勢好呢?騎兵不隻是能打,偵查和牽製樣樣精通。尤其是劉備軍這些精心培訓的騎兵。沒有他們諸葛亮的計策哪怕是劉備軍軍隊再精銳也很難實行這個計劃。

在古代這個環境下,又沒有電報電話,想要埋伏隻能是提前約定時間。大軍長期出外埋伏,彆人又不是傻子,必須要短時間準確。

這時候,就可以讓騎兵先偵察,初步判斷對方的行動時間,然後通過襲擊和佯攻控製對方的行軍速度,達到自己可以一擊必中的目的。

諸葛亮作為這一切的策劃者,跟著太史慈率領的騎兵,幫助他們確定時間,牽製對方的行軍速度。

有了這位諸葛算學大師的幫助,那一切都很順利。唯一的問題是,諸葛亮騎馬的水平被騎兵們深深地鄙視了,他隻能讓彆人馱著走。

於是,從這一刻起,諸葛亮決心,他以後再也不騎馬上戰場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