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顧南行開會(1 / 2)

袁隗五路伐齊的計劃並不算是什麼機密,也根本不可能藏得住,劉備軍很快就通過自己的情報網絡了解到了整個計劃的脈絡。

所謂的五路分彆是以公孫瓚之兵進攻渤海的第一路,以張燕的黑山軍為主沿著黃河北岸進軍聊城和平原的第二路,以孫堅軍為主沿著黃河南岸進攻範縣和東阿的第三路,以楊奉白波軍為主進攻任城國的第四路,以陶謙軍為主進攻琅琊國的第五路。

這五路大軍號稱五十萬,但實際上每一路最多也就五萬人上下。可是,單純說這數量就非常嚇人。讓那些不怎麼懂得軍事的文官頗為擔心,甚至有少部分人甚至棄官而走。

當然,這種情緒大爆發還是要等到新年的時候。因為顧南行設計的這套績效考核機製,是如此的嚴格,幾乎全都靠數字和業績說話,大多數官員都是在瘋狂地在考核之前忙碌著把kpi做好看一點。

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被後世質疑的現代性之惡,每個人都忙於手中的工作,關心著數字和效益的變化,而忽略了工作背後的道德性因素。

但是,這在東漢末年這個時代,恰好是顧南行最不擔心的,他們距離真正的現代還遠著呢!能讓這些官員們為了績效考核忙碌起來,隻想著乾活不講那麼多大道理,就是好事情!

可這一切最終還是要結束,麵對年終考核之後開始議論紛紛的官員,以及頻繁的軍事調動,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大戰將至的緊張。

顧南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劉備軍的文官之首,自然要出來安定人心。

所以,他這位兗州牧出現在了臨淄新年的宴會上,帶著兗州官員組成的團隊,一起和青州官員共同慶祝新年,同時也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要如何應付袁氏的進攻。

按理說,這種宴席本來就是主打一個上下同慶,去年他們也是這麼搞得。

隻是,古代交通困難,這麼聚集在一起太不容易了。而各地事務對於這些人來說又是龐大繁雜,要是按照以前的開法,一場宴會就是聚集人心,然後再開會宴飲,那最少要十天時間。

十天休息加上路上開會最少十天,多得可能要二十天,這等於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期,這些重要官員就一個月不能乾活兒,真是生產隊的驢都不能這麼歇。

所以,顧南行就乾脆仿照現代的會議形式,一天搞定算了,蓋一個劇場樣式的會議場所,每個人有水有食物,在

於是,在臘月十八日,青州兗州的官員第一次來到了這座半圓形的奇怪建築之中。

與常見的主公在最高處的傳統不同,這一次,中心的位置不是高點而是低點,方便所有人看清楚下方的人在講什麼。

當然,顧南行也按照東方的傳統做了些改進,最高處設置了一個特彆的房間正對著會場中心。

那裡在所有官員的背後,是劉備所在的位置。這裡既可以監督所有官員的表現,也可以迫使在台上講話的人竭儘全力,同時字也必須夠大保證最後方的劉備能夠看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