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收結束,空氣中的火藥味也逐漸彌漫起來。
袁氏和劉備在初平二年一場大戰,袁氏占領了陳國,但是劉備救出了陳王劉寵,還奪了任城國,稱得上是取得了勝利。袁隗借陳王劉寵打擊劉氏威信,重創劉備的計劃是一個都沒達成。
如今,這位被漢帝親自承認為皇叔的大漢宗室,已然是成為了天下劉氏的象征。千裡救援陳王劉寵的做法,讓所有的漢室宗親都更願意接受劉備。
而劉氏有這樣一個象征存在,幾乎所有寒門士子,那些動輒以漢臣自稱的普通人,都傾向於繼續為劉備效力。畢竟四百年漢室所積累的人望和教育等,都遠不是其他勢力所能比擬的。想要以“仲家”身份代替劉氏地位的袁氏,絕不可能繼續容忍一個越來越有影響力的劉備存在。
想要對付已經控製了八國四郡,手握十萬精兵的劉備,現在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正麵擊敗他。
可是,自從袁氏討董卓獲勝以來,與劉備幾番交戰,除了孫堅軍靠奇襲取得了一次勝利之外。那真的是屢戰屢敗,哪怕兵力占據優勢,也是難以取勝。
甚至可以說袁氏主力與劉備幾場大戰,那每一次都輸的極慘,足足葬送了接近十萬人馬。好在這些大多數都是世家部曲,或者原本的郡國士兵,不傷袁氏根本。
所以,太傅袁隗是不會再去試圖用袁氏兵馬直接與劉備軍較量,至少是在編練成堪戰的新軍之前是絕對不會再次與劉備軍對峙。
現在袁氏也是四處練兵,袁芳用孫堅的辦法在兗州編練新軍;袁紹一麵用?義編練步軍,一麵瘋狂從匈奴和並州招募騎士,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袁紹則是一麵用紀靈和閻象招募丹陽人和山越勇士組建新軍,一麵讓孫氏子弟和江東士族編練水軍。
隻不過這些遠水不解近渴,這些兵馬練好至少要等兩三年,這些時間足夠劉備把兗州和冀州全都拿下來了。
袁隗知道等那麼久是不行的,而恰好他還知道另一件事,那就是天下諸侯裡能打的可並不止劉備一家。
那些討伐黃巾起家的諸侯,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屠城滅族絲毫不懼?
劉備或許是硬骨頭,但是他同樣是香餑餑。不說劉備所控製的青州等地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單說他所代表的劉氏宗親的地盤,都是一塊塊肥肉。不管是荊州劉表,還是幽州劉焉,要是沒了劉備軍作為支柱,那周圍群狼環伺可不是說著玩的。
正如討伐董卓之後,諸侯們各自割據城池,獨占一方,那都是實打實的拿了好處的。有了這麼一個基礎,袁隗再一次打起了諸侯們的主意。
這位老太傅袁隗挖空心思,給劉備接應劉寵安排了一個罪名——拉攏諸侯,謀大逆。
這個說法雖然十分可笑,但是從袁隗的角度上來說真是沒錯。他討伐陳王劉寵就是說得對方整編軍隊超過了規製,這是謀逆不軌必須討伐。
既然如此,那麼劉備軍支援陳王劉寵也自然是參與了謀逆,應當得到天下諸侯的共同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