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行雖然地位頗高,但是卻懂得不要越俎代庖的道理,把調兵遣將的任務交給了鮑信。
鮑信也不含糊,在與陳宮和顧南行商議片刻之後,發下將令。
命高順為先鋒,率本部陷陣營為先驅,於禁統領一萬人馬為主軍,乘船星夜南下,奪取範縣。
眾將紛紛領命而去,高順帶著顧南行提供的糧食和給養,回到了營中,向著陷陣營的部下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而且,他還在得知劉備軍從來聽憑將士自願加入之後,詢問眾人可有人要退出。
在顧南行送來的大批糧食和賞錢之下,陷陣營幾乎所有士兵都選擇了跟著高順一起投入劉備軍麾下。隻有幾個有家眷的,決定返回家鄉。
高順予以放行,劉備軍也毫不猶豫讓他們離開了。這在那個時代看起來不很劃算的做法,卻是極大的提高了這些士兵的士氣和凝聚力。
這一手也是顧南行從未來某個動輒收編幾十萬敵軍的政權那裡學來的。在需要高素質士兵的時候,這種做法,能得到軍心,也能夠讓軍事訓練和製度更快的普及下去。
以前,大多數時候都是劉備軍選擇士兵,把那些素質不佳的沙汰出去,像這樣希望精兵都留下來的機會確實是不多。
不過,戰果也是顯著的,在這麼一操作之後,陷陣營隻剩下不到八百人,但是士氣卻大幅度提升,整個精氣神也都恢複到了參戰之前的狀態。
要不是因為連續作戰,盔甲還是破破爛爛,真可以說是恢複了天下第一等精兵的氣勢。
一路上,高順和於禁相談甚歡,於禁對於高順訓練陷陣營軍士的方法頗感興趣,想要以自己的親兵為基礎訓練一匹。而高順則是從於禁處學習劉備軍的軍規和基本條理等。
得說,於禁確實是擅長這樣的工作,他沉穩嚴謹的性格,與高順頗為類似,更是加快了進展。
作為能夠將軍規倒背如流的於禁,很快培養出了一個對劉備軍佩服的五體投地的高順。
“此法練兵,縱使普通小民,亦可成為天下精銳!顧府君何止蕭何,縱韓信、白起亦可比之!”
從此顧南行又多了一個軍中迷弟,也讓自己收獲了高順詳細到嚇人的練兵體會,還專門請顧南行指點參詳。
對此,顧南行隻能說:“對不起,我不懂,審正南快來助我!”
至於範縣?
有高順賺開城門,八百陷陣營怎麼可能是那些世家豪族臨時征募起來的士卒對付的了的?袁芳征募的精銳,在陷陣營麵前也是白給。
等到於禁率軍開進範縣,那戰局更是一邊倒,失去了秩序的豫州軍,隻能是被更加訓練有素的士兵吊打。
十天時間,高順和於禁擊潰了範縣的兩萬袁氏兵馬。而且還利用船運,送回來了五千士兵和高順的陷陣營。
可以說是一場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