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漫長的漁陽之圍(1 / 2)

隨著張舉帶著一萬殘軍退回到漁陽城中,他就變成了縮頭烏龜,帶著張氏一族是死守城中。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朝廷大軍和烏桓騎兵要不了多久就會退走,那時候他們就可以再次掃蕩幽州,重新爭霸天下。

這一點在漁陽城中或許還有人相信,但是隨著他退回城中,右北平、遼西和遼東諸郡是隨著關羽鐵騎所至是望風而降。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所有倒向張舉的城市都投降了漢軍。至於堅決不投降的那些,都倒在了青龍偃月刀之下。

然而,外界的一切並不影響漁陽城城防固若金湯。這座屢經戰火,被修築的堅固無比的城市,在一個月中根本就沒有任何被攻破的跡象。守城的精銳步兵和騎兵反複的反擊,也讓本就兵力和糧草都不充裕的劉備軍沒有辦法發動大規模的強攻。

雙方便在漁陽城外展開了對峙,劉備軍步騎四萬對陣張舉叛軍三萬。

漫長的對峙中,雙方在戰鬥中都沒有辦法取得完全的優勢,戰場上一切都乏善可陳。

但是戰場之外,劉備軍倒是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在劉虞的支持下,為籌措軍資顧南行直接開設了一處新的榷廠,交給新任烏桓校尉牽招和榷場令田疇負責管理。在顧南行這位顧問的指導,以及大量填充幽州劉氏、田氏、審氏等當地豪族的成員之後,在這些識字的人的幫助下,一切開展的順利程度就遠超過往。

而顧南行更是趁機薅了不少羊毛到劉備軍中,作為自己參謀團的成員,負責這四萬大軍的後勤管理和行軍安排等工作。

有了這些人相助,顧南行的日常工作總算是能夠有條不紊的正常展開了,才終於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把這幾個月超負荷工作,安排規劃各種事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變成新的規範與方法,寫成文檔與教程讓這些人去學習。

而這種和給士兵們的兵法教科書一樣的顧體書,在這些從事管理工作的官吏之中是廣受好評。因為,顧南行並不是隻寫了規定是什麼,而是每一條規定後麵都會附錄一個故事,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讓執行的人既好記又能夠明白其背後的原因。甚至顧南行的老師李衍也對此讚不絕口,再次在劉虞麵前誇讚顧南行是才比蕭何,可興漢四百年。

有了充足的人力之後,顧南行在北榷場的生意也做得規模更大了,甚至在六月的時候,讓黃忠帶隊再次給洛陽輸送了三千匹戰馬,算是給漢帝劉宏一個榷場一年工作成果的交代。

隻不過,雖然幽州的局麵重新歸於穩定。

在榷場互市的幫助下,邊境上那些蠢蠢欲動的酋長們見識了素力的結局之後,大多數選擇好好做生意。甚至,許多拋棄了部落的牧民,還選擇進入漢地帶著馬匹,通過桃園討生活,從此脫離了遊牧的生活。讓桃園在短時間內,又重新恢複了舊觀,甚至還更勝從前。

但是,大漢朝廷卻是每況愈下。

涼州境內,剛剛歸降的韓遂再次叛亂,和王國、馬騰彙合,再次攻略三輔,其勢力比之前北宮伯玉叛亂的規模更大。要不是曹操率領北地精兵支援,長安甚至有可能遭到攻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