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皇帝的強硬(2 / 2)

豐華傳 小眾的讓步 5190 字 5個月前

眾臣的議論竄入龐賢東耳中,龐賢東是蠻開心的,他想看的場景終於出現了,他覺得今日的徐複格外亮眼,一點不遜南平王,再這麼鬨下去就不會有人再提祥符縣衙團滅之事了,當然他在這還得感謝陸中書的鼎力相助。

陸知心卻一點高興不起來,徐複的硬剛超出了他的想像,讓他下不來台,更讓他氣憤的是竟沒人來解圍,其實隨便出一個人攻擊一下徐複也好嘛,這麼多人難道都怕徐複不成。

參知政事錢伯華最善察言觀色,他看這形勢就知該他上場了,他馬上抓住陸知心停頓的機會出言。

“徐中丞,你這麼講不對,陸中書身為宰輔當然能決定一些事情,官家作為一國之君也能決定事情,隻不過官家乃一代明君,你不知道一代明君都是能接受忠言的嗎?忠言雖然逆耳,卻能幫助官家不出錯,你明知道這個還來反對,你是不是特想看官家出錯?你不知道官家出錯很容易造成朝堂動蕩嗎?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你居心何在?你當滿朝文武是傻子麼?”

錢伯華說的那叫一個義憤填膺,說到最後還故意提高了音量。

龐賢東是最喜歡幫腔的,既然錢大人都這麼說了,也不多他這一句。

“徐中丞,以後該你反對的才反對,不該你的,你最好不說,你隻做份內之事就好了,像一些個閒事就不要管了,管閒事有好果子吃麼?”

閒事?啥子是閒事嘛,徐複本不好駁錢伯華,可聽了龐賢東一句閒事,徐複又重拾信心有話可說。

“龐樞密,你這講法未免也太奇怪了吧,什麼是閒事?你給大家解釋解釋,你是怕刑部查你吧?你極有可能是怕你的罪行暴露。”

“徐中丞,你可彆亂扯,陸中書談的是刑部的問題,是要查刑部的事,你最好彆扯到本樞密身上來,如果刑部行的直坐的正,又何懼調查?南平王不是一向標榜自己是大好人麼?這次剛好可以查查南平王是怎樣的一個好人。”

龐賢東這話說的蠻好的,幾乎把徐複懟了回去。

徐複怎甘心讓龐賢東占便宜。

“龐樞密,你休想轉移注意力,你以為你沒事了嗎?不妨告訴你,刑部已經在著手調查祥符縣衙一案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查到你身上來,你現在千萬不要得意,你是不是該想想怎麼脫身?”

“徐中丞,你這可是明打明的威脅,不過本樞密不怕,本樞密量刑部沒有這個狗膽,若刑部不信儘可以來試一試,看誰能撐到最後。”

龐賢東雖然內心極度不安,可他必須撐住。

錢伯華看龐賢東老底讓人掀了,趕緊上來幫腔。

“徐中丞,朝堂之上可不能講威脅的話,這是規矩,至於刑部擅自做主查祥符縣衙一案,老夫認為不合規,都沒有經過商議,刑部怎麼能查?案子開封府不能查麼?並且祥符一案發生在開封府管轄範圍之內,理應由開封府來查,若要更改查案主體必須經朝會商議之後再行定奪,這又是規矩。”

錢伯華擺出一副規規矩矩的架勢,企圖以規矩壓徐複。

徐複是一臉的不服氣。

“錢大人,你隻說對了一半,鑒於龐樞密跟開封府不清不楚的關係,開封府理應避嫌回避,大理寺亦是如此,所以隻有刑部接手這個案子最合適,錢大人口中的規矩是不是也要跟著動一動?你們為何害怕刑部查案?是不是因為刑部抓了你們兩個人?你們就心虛?生怕自己成下一個被抓者,你們彆這麼敏感好不好?你們隻要沒做壞事,刑部是不會抓你們的。”

徐複這話有點猛,以致引發了眾高官的一片喧嘩聲,聽這喧嘩聲就知眾臣對徐複的這番話是相當不滿的,不過眾臣拿徐複沒有辦法,他們隻能靠竊竊私語來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錢伯華有點蒙,想了半天才說道:“徐中丞,你又講錯了,龐賢東跟開封府是毫無瓜葛的,根本不存在你講的不清不楚,你這麼說完全是為了讓刑部接手此案,你的用心可謂良苦,你這麼做目的何在?”

錢伯華反戈一擊,總算把盤麵扳了點回來。

皇帝聽到這不耐煩了,照這樣扯下去何時是一個頭,必須一錘定音了,不然收不了場。

“陸中書,你可以質疑刑部,但朕支持刑部,就目前形勢看,刑部最適合查辦祥符縣衙一案,就刑部了。”

“官家,這絕對不行,哪個都可以查這個案子,就刑部不可以,刑部在南平王的掌控一之己然變味,必須撤掉南平王侍郎之職。”

陸知心不但沒同意皇帝講的,反而要求罷黜南平王。

這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皇帝聲音提高了不少。

“陸中書,你不要太過分了,南平王才當好久侍郎,你竟要免他?可是在朕看來,南平王上任以來乾的不錯,至少要比那個刑部尚書強多了,要罷黜也是罷黜那個刑部尚書。”

站在況?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神仙打架小鬼遭難?若真遭罷黜,那就完了,一家老小的生命可能都會有危險。

就聽到陸知心淡淡的說道:“官家,微臣現在講的是南平王,與其他人沒有關係,況且南平王好不好可不能由官家一人說了算,眾位大臣是不是也可講一下?微臣就代表主流講一句,南平王無論做官與做人都不合格,撤了他更有利於朝廷的穩定。”

“陸中書,朕第一個反對撤,朕以為陸中書此舉私心過重,完全沒有考慮大局,或者可以說陸中書格局有點小,作為宰輔就這點格局很不應該。”

皇帝臉色一變便開始指責起陸知心來。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以前皇帝跟陸知心講話都是客客氣氣的,根本不會有什麼指責,現在皇帝居然敢指責,或許又是南平王在搞鬼。

陸知心強忍著怒火。

“官家,微臣的格局不算小了,微臣作為宰輔首先要對天下負責,如果嚴懲作奸犯科之徒是格局小的話,那這格局不要也罷,所謂的格局不一定要大。”

作奸犯科之徒?這是在講南平王麼?

皇帝眼神一扭,對陸知心說:“陸中書,既然有分歧談不攏這個問題,那就先擱置,朕不著急,朕隻是覺得不能什麼事都依著你們,你們想藏著掖著龐樞密的問題,能藏的住嗎?”

皇帝說完即起身,皇帝一起身則預示著要退朝了。

陸知心沒有阻止皇帝的離去的意思,可能是陸知心認為事情談到這個程度已經談崩,根本沒有阻止皇帝的必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