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郭亦鎮似乎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或許今日的這個緊急廷議就不該叫林哲來。
董太妃那邊恐怕又得食言了,陸知心一想到這個一臉不爽,丟麵子的事一再發生,換誰也開心不起來。
郭亦鎮也是頭大的很,他原本的設計很完美,可一經實施起來便都是問題。
首先要林哲退場便遇阻,其次參林哲一本也沒鳥用,林哲反過來還要追究陸中書的責任,你說搞笑不搞笑?
郭亦鎮萬般無奈之下隻能強驅林哲了,理由照樣是林哲品級不夠,這種緊急廷議他無權參加。
在場高官紛紛附和,尤其是陸知心,他要求林哲立刻離場,否則他就不客氣了。
從這就可以看出陸知心己經沉不住氣了。
最為關鍵的是皇帝似乎不想扛了,皇帝要是鬆口了,那林哲不走都不行了。
林哲非常清楚這種情況下,他要是走了,皇帝肯定會送陸知心一個人情,讓董侍郎升尚書了。
雖然董侍郎升尚書對朝局沒多大影響,但會引發董太妃與陸知心的結盟,這個才真的有影響。
這也是陸知心最在意的,林哲必須扛住,必須阻止董侍郎升尚書。
“陸中書,你要不要這麼做,你分明是想通過升董侍郎去巴結董太妃,這不是不可以,問題是這天底下從來沒有免費的東西,董侍郎為啥一定要升尚書?不升他不行麼?”
“從另一層麵上看,林某破了承王案,應該有獎賞,現在沒獎賞,怎麼還招來了劉知諫的彈劾,事情可以這麼無恥麼?劉知諫若有一顆正直的心,就該上認罪書而不是厚著臉皮搞彈劾。”
林哲一點不含糊,索性把一切都捅破了,也省得遮遮掩掩再跟陸知心他們捉迷藏。
陸知心有點生氣,林哲這話太衝了,尤其是那句想通過升董侍郎去巴結董太妃。
這太傷陸知心的麵子了,畢竟陸知心是文官之首,豈能乾這類齷齪之事。
中書侍郎郭亦鎮看他的主子陸知心臉色不對,他趕緊出來替陸知心解圍。
“林大人,你怎麼能在朝堂上胡說八道呢?董侍郎怎麼就不能做尚書了?還有你哪隻眼睛看到巴結董太妃了?”
“沒有實質證據請不要亂講,否則就是汙蔑,你身為大理寺卿,應該知道汙蔑朝廷命官是重罪,順便問一句,林大人你打算什麼時候走?是不是打算繼續賴下去。”
中書侍郎郭亦鎮看皇帝不太支持林哲,他膽子也大了起來,他準備對林哲不客氣了。
林哲一點不怕郭亦鎮,他倒想看陸知心怎麼趕他走,這個才是關鍵,不過既然郭亦鎮出言不遜了,回敬郭亦鎮還是很有必要的。
“郭大人,現在你是老大麼?啥事都由你作主的了?你先是當著官家的麵要趕林某走,現在又汙蔑林某汙蔑朝廷命官,郭大人你到底想乾嘛,齷齪的事情你們都己經在乾了,難道還不允許林某講麼?”
“你們不讓講,林某偏就再講幾句實話,你們為什麼要升董侍郎?難道不是因為董侍郎有個董太妃的妹妹麼?瞎子都知道,董侍郎是靠董太妃才一路升官的,沒董太妃的提攜,董侍郎在哪,郭大人你會知道?”
林哲不但抨擊了中書侍郎郭亦鎮,還煞有介事的調?了一把郭亦鎮。
這引起了郭亦鎮的不滿,郭亦鎮必須予以還擊。
“林大人,凡事要講理,你不能片麵看待問題,雖然董侍郎是董太妃的親哥哥,但不代表不能升董侍郎的官,況且董侍郎這段時間以來,在吏部缺失尚書的情況下把吏部打理的井井有條,董侍郎光憑這一點就可以升為吏部尚書。”
郭亦鎮一麵說林哲,一麵高調強調升董侍郎的必要性。
林哲聽了隻是輕輕一笑。
“郭大人,不知你是真傻還是裝傻?吏部哪裡井井有條了?你如此吹噓董侍郎的功績,你意欲何為?難不成你收了好處,所以拚著命也要升董侍郎,不然你怎麼總在董侍郎這打轉,另外選賢不行麼?”
林哲開始質疑中書侍郎郭亦鎮收受了好處,這絕對是郭亦鎮所不能忍受的。
若不是有皇帝在,保不準郭亦鎮要大聲嗬斥林哲了,還有沒有規矩?
居然敢這樣懷疑,這是沒把中書門下放在眼裡呀!中書侍郎是你一個小小的大理寺卿所能懷疑的嗎?
郭亦鎮當下很是憤怒,他剛要出聲,龐賢東替他出聲了。
“林大人,你意欲何為?中書門下升董侍郎為尚書,就有中書門下的道理,與你大理寺好象沒什麼關係,你總是阻擾升董侍郎,你心裡是不是非常嫉妒董侍郎?”
“我們大家認為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你不肯放過董侍郎。林大人,你要把格局打開,不能見不得彆人升,你捫心自問,你短時間內從六品升至從三品,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也沒見誰出來擋你升官,你為啥就有心思阻擾董侍郎升?”
龐賢東苦口婆心的一頓亂說,把林哲說成了一個宵小之徒。
錢伯華不待龐賢東講完,他立刻強勢出來表態支持龐賢東,還直言林哲要懂得做人,更要懂得感恩。
林哲自己花了很短的時間便升了五級,彆人可能一輩子都升不到。
龐賢東和錢伯華配合默契,他倆一前一後聯合夾擊林哲,他倆以為這樣就可以把林哲打趴了,他倆真是想多了。
錢伯華剛一停口,林哲便接口了。
“龐樞密,錢大人,你們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還這麼不靠譜?你們明知董侍郎不是好人,還力挺董侍郎升官,你們過意的去嗎?至於林某升遷之事與董侍郎升官則完全沒有關係,希望你們不要混為一談。”
“有些事情林某本不想講的,你們偏要狂逼,林某隻好勉為其難講了,其實講到混水摸魚,你們在大宋朝廷算一個,摸魚摸了幾十年,混水都讓你們摸清了,你們也算摸魚界的高手了。”
林哲用混水摸魚來形容龐賢東和錢伯華,這個形容比較恰當。
龐賢東和錢伯華聽了雖有脾氣,但他們也不好直接發作,畢竟這是在朝堂上。
發脾氣隻能說明一件事,你素質偏低,可龐賢東和錢伯華又不甘心吃虧,他倆一番眼神交流下來決定換一種方式來對付林哲。
錢伯華首先說。
“林大人,什麼叫混水摸魚?請明說,還有我們怎麼不靠譜了?我們可都是幾十年的老臣子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不是你隨便幾句話就能抹殺的,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你總是在董侍郎升遷之事上糾纏,其實你的問題才是最大的。”
錢伯華話音剛落,龐賢東馬上對林哲展開了一輪新的口誅,龐賢東似乎怕林哲有喘息的機會。
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陸知心緊接著公開表態,他指林哲有擾亂朝堂秩序之嫌,他要求皇帝下旨逐林哲出垂拱殿。
皇帝如果選擇向陸知心妥協,那形勢將對林哲極為不利,林哲以後在朝堂上就不止尷尬了,還會有不小的麻煩。
陸知心他們會時不時抓住這一點,對林哲進行群而攻之。
林哲不能等皇帝妥協,他必須堅決抵住,他先是向陸知心發出詰問。
“陸中書,什麼是擾亂朝堂秩序?一群人吵一個人算不算?”
林哲的詰問讓皇帝鬆了一口氣,還好林哲出言了,不然麵對咄咄逼人的陸知心,皇帝還真不知怎麼答複。
陸知心麵對林哲的詰問,他顯得不慌不忙。
“林大人,你己經擾亂朝堂秩序了,還明知故問乾什麼?如果你尚有自知之明的話,請馬上離開垂拱殿,我們還有很重要的事商量,你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
陸中書口氣極其囂張,在他眼裡林哲或許就是一個麻煩,他的忍耐己到極限了。
林哲毫不退縮,針鋒相對道。
“陸中書,如果林某這也算擾亂朝堂秩序的話,那你們天天在擾亂,你們不但擾亂朝綱,你們中的一些人還禍害百姓,林某與你們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你們也蠻有耐心嘛,明知董侍郎這事不容易辦到,還一次又一次的硬闖,真是哪個不服就服你們,還有林某在這裡要鄭重講一句,這是在廷上,不是在你們的府邸,你們沒有資格趕林某走。”
林哲一點麵子沒給陸知心,這讓在場的高官們都驚愕不已,大家都吃驚的看著林哲,臉上帶著無比的憤怒。
林哲沒理這些高官,徑直對皇帝說道:“官家,不對呀,他們想升董侍郎就升麼?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想升就必須拿等價的東西來換,官家你不是也有事被他們攔著了麼?現在可以提,看談不談的攏?”
林哲一點不避諱,好象在做生意一樣,他的這番言論再度讓在場的高官驚愕,怎麼可以這樣在朝堂講?
還有沒有王法?不過連皇帝都沒講林哲亂來,哪個又敢去講?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皇帝忽然想到了什麼。
“陸中書,彆光顧著升董侍郎了,林大人破了承王案理應再升一級至正三品,大理寺卿本來就是正三品,你若答應了,那董侍郎便可升尚書了。”
皇帝說完看了看陸知心,那意思就是你趕快答應了,不然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陸知心看皇帝的樣子,似乎是不答應不行,陸知心挺心煩的,隻能勉為其難答應。
陸知心眼下是真沒招了,不答應的話董侍郎這邊就無法升,董太妃那肯定會發火,一而再的失言,隻怕會遭來董太妃的報複。
在場的高官見陸知心都答應了,他們自然也不敢多言了,隻是大家沒想到是這種結局。
事雖然辦成了,董太妃那邊有了交代,卻要給這林哲再升一級,這多少有點讓人遺憾。
雖然隻是給這林哲升至正三品,但這小子升官的速度太快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很不甘心,明明形勢一片大好,怎麼又要給這姓林的升一級。
一個六品小吏眨眼間己升至正三品了,跟他這個侍郎平級了,這多少讓中書侍郎郭亦鎮想不通。
林哲才沒空理會郭亦鎮的想不通,他見緊急廷議開完了,便偷偷來到了內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