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一次參加廷議(1 / 2)

豐華傳 小眾的讓步 10556 字 3個月前

天蒙蒙亮的時候,衙役敲開了林哲的房門,說是中書門下有官到了。

林哲睡意正濃,聽到是中書門下的官也不得不起床更衣,待到議事堂一看,原來是中書舍人陸飛揚這個壞蛋。

林哲搞不清陸飛揚的來意,出於四品官的風度與禮貌,林哲還是得客氣招呼陸飛揚。

中書舍人陸飛揚對林哲的招呼沒有半點領情,一臉的不服氣的他陰不陰陽不陽的宣布,今日的庭議將商討近來的一係列凶案,大理寺要派人參加,時間是一個時辰後。

中書舍人陸飛揚剛宣布完,臉拉的更長了。

也難怪中書舍人陸飛揚臉拉的長,剛開始林哲不過正六品,而他陸飛揚是正五品,兩人差二級。

按慣例就算山不轉水轉,林哲怎麼都追不上陸飛揚。

可這才幾日,這林哲不知耍了什麼花樣接連升官,不但拉平了與陸飛揚的差距,反而超了陸飛揚二級。

這可是連正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現在居然發生了,你說這叫什麼事。

林哲曉得陸飛揚心裡窩火,對陸飛揚這樣的態度,林哲一點不介意。

林哲越是這樣,中書舍人陸飛揚心情就越差,話也不想多說便溜了。

林哲巴不得中書舍人陸飛揚滾蛋,他好準備庭議之事,雖然隻有短短一個時辰,但準備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後林哲帶著五十名護衛出了大理寺的門,一路上林哲分批將五十名護衛布下,至皇宮門口剛好還有十名帶刀護衛。

按規矩帶刀護衛是不能進宮的,林哲於是要十名帶刀護衛留守宮門附近,他自己獨自進宮去。

當林哲邁步進垂拱殿時,朝廷重臣都站了一地,連開封府權知張尤安也到了,大家似乎在等皇帝的到來。

最特彆的是陸知心,本來他正跟他的心腹們密談,見林哲到了趕忙住了口,一看便知在防著林哲。

林哲跟這些人也沒什麼好說的,他就站在最後等著看這些人如何使壞,與林哲不同的是,開封府權知張尤安站在中間位置。

林哲不清楚張尤安為啥會站那,就算按官職來排位,張尤安也不可能站中間,他最多站林哲的前麵,可能這就是一次臨時廷議,沒那麼多講究。

隨著內侍官的一聲高呼,皇帝終於出現了。

待及皇帝坐好,內侍官宣布了今日廷議要議的內容,那就是迅速破獲近期發生的凶案,早日將凶手緝拿歸案。

內侍官話音未落,邢部侍郎曾墨率先發起了對開封府的攻擊。

“官家,從最近幾起凶案來看,無不與開封府治下混亂有關,開封府五千捕快未能恪儘職守,以至於讓賊人有了可乘之機,官家要想破案須先解決開封府治下混亂的問題,再派一得力之人查辦案件即可,切不可象先前一樣安排二個查辦還外加一協辦,結果案子一點進展也沒有。”

皇帝微皺眉頭,問邢部侍郎曾墨。

“曾侍郎,那依你之見派哪個得力之人可查辦案件?”

麵對皇帝的發問,邢部侍郎曾墨早有準備。

“官家,微臣以為大理寺的林大人可堪此任,林大人雖出仕未久,但已然乾練到了極致,否則也絕無可能破我朝升遷的慣例,這麼多凶案交給林大人主辦,相信林大人一定會給朝廷一個滿意的結果。”

邢部侍郎曾墨話落,立馬就有大臣附議。

皇帝瞟了一眼陸知心。

“陸中書,你怎麼看?”

陸知心回看了一眼皇帝。

“官家,微臣以為林大人是不是過於年輕了點,查辦此類凶案是不是缺乏火候,可看林大人升官的速度,不讓他去查辦,哪還能誰去,再說林大人現在可是署理大理寺的主官,這類凶案剛好對口林大人,若林大人不肯接手案子,朝中官員是有非議的,總不能升官有你,乾事卻沒你嘛。”

陸知心寶刀不老,把道理這麼一擺,還真是這麼一個道理。

站在後頭的林哲就有點不明白,為啥陸知心之流要力薦他去查辦案件。

難道陸知心之流不怕他借查辦案件對他們不利麼?

皇帝聽了陸知心的一番話頗有些為難,皇帝有點不明陸知心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陸知心不會做賠本的買賣,陸知心極有可能賭林哲查不出案子來,到時候他就可落井下石了。

皇帝也不想林哲陷於這樣的境地,便招呼林哲上前來答話,看林哲是個什麼態度。

眾大臣也不是傻子,一看皇帝如此特彆的優待林哲,就知道傳言非虛了。

林哲也不含糊。

“官家,這個問題等會說,咱先說另一個問題,就是承王妃在大理寺自刎那天,韓大人要林某扣留承王,他自己則奔向承王府,把承王府一乾人等都抓了,再後來承王私自出了大理寺,林某怎麼也沒算到東京汴梁城有人膽大包天,連承王也敢動,這裡邊有不少疑點,其中最大的當屬韓大人,韓大人極有可能因承王妃自刎而對承王下手,韓大人如果這麼乾一點也不奇怪。”

林哲這話一出,三司使韓秉急了,韓秉可受不了這一指控,殺王爺多大的罪,誰能承受?

“你胡說,你簡直血口噴人,本官要告你個汙蔑之罪。”

三司使韓秉很激動,林哲卻很冷靜:“韓大人,你說林某汙蔑你,那麻煩你解釋一下你憑啥抓承王府的人?你有啥理由封鎖承王府?”

林哲這話把三司使韓秉給問住了,三司使韓秉哪裡講的出抓承王府的人理由,即便他有正當理由,他也沒資格抓。

中書侍郎郭亦鎮趕緊出麵了。

“林大人,在討論韓大人為啥要抓承王府的人之前,是不是要搞清楚那件事,就是承王妃究竟是不是自刎?承王妃自刎之事聽說隻是承王妃貼身侍女的一麵之詞,大家也未曾了解詳細,是不是把這事落實好了再來談其他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說這話明顯是想替三司使韓秉解圍。

其實無論承王妃是否自刎,三司使韓秉都無權以任何理由抓捕承王府的人,更彆提封鎖承王府了。

林哲沒把中書侍郎郭亦鎮的話當回事,隻輕輕反駁。

“郭侍郎,你說這些與韓大人乾的有關聯嗎?郭侍郎你也是正兒八經的老臣了,當著官家的麵袒護韓大人有意思不?”

林哲的話頗具針對性,幾乎沒給中書侍郎郭亦鎮什麼麵子。

也是,先前才讓中書侍郎郭亦鎮翻了一個大跟頭,哪用的著給他麵子。

中書侍郎郭亦鎮本就對林哲一肚子的火,出手幫三司使韓秉也是為了自己先前的那個大跟頭,因此他不會容忍林哲對他進行攻擊。

“林大人,一碼歸一碼,韓大人可能隻是找承王府的人了解一些事情,並不是你口中的抓人,至於你說韓大人極有可能動承王,你可有證據?沒有證據的話請不要信口開河,以免對韓大人的清譽造成影響,還有承王遇襲完全是大理寺失職造成的,大理寺如此草率對待承王不該擔責嗎?”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是好惹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在林哲這吃了一次大虧,自然不會吃第二次,相反他要努力找林哲的茬,伺機瘋狂報複。

林哲又駁斥了中書侍郎郭亦鎮。

“郭侍郎,大理寺一直以來是以查案為主,人手向來不足,本來不會攪進這事的,隻因韓大人說扣留,才留置的承王,現在想想是不是韓大人早就謀劃好了,叫大理寺留置其實是去做準備了。”

林哲也會繞著說,順勢就把大理寺失職的責任踢給了三司使韓秉,這可把三司使韓秉氣的不得了。

“你混蛋,如此汙蔑本官,你眼裡還有沒有王法?”

三司使韓秉居然提王法?

你韓秉眼裡要是有王法,你哪敢動承王府的人,就更彆提出動護衛封鎖承王府了,你韓秉敢做這些,不知是哪個給你的勇氣?

“韓大人,你消消氣,雖然發生了不幸的事,但你也不能借此私設公堂來審問承王府的人,這都是宋律所不允許的,韓大人你身居高位應該知道這些,至於承王府那些被你抓的人有沒有罪,韓大人你有權定麼?”

林哲隻是隨口這麼一說,卻把三司使韓秉氣暴了。

若不是官家在場,估計三司使韓秉都會衝上去揍林哲了。

參知政事錢伯華趕忙出來圓場。

“林大人,關於這事不在今日廷議範圍之內,今日專議查案的主官,彆跑題了。”

參知政事錢伯華說這話的時候滿臉微笑,一看就想替韓秉遮掩。

雖然承王不是個東西,承王府沒幾個好鳥,但也輪不到三司使韓秉來決定他們的生死。

“錢大人,怎麼會沒關係?想要把承王案查清就必須把韓大人在曉得承王妃自刎之後的所作所為弄清,查案本就是查方方麵麵,少一點都不行。”

林哲這話讓參知政事錢伯華很不痛快。

錢伯華當即質問林哲。

“林大人,你這是要把韓大人當疑犯嗎?”

林哲態度比較的堅定。

“錢大人,就目前掌握的來看,承王案最大的疑凶就是韓大人,韓大人有作案動機作案時間以及作案的能力,你想消除韓大人的嫌疑,麻煩拿證據出來。”

參知政事錢伯華也不慫。

“林大人,話說反了吧,應該是你拿證據出來證明,怎麼反倒要我們拿證據出來?”

“那不一樣嘛,我們拿證據出來了,就會直接抓人了,你們拿證據出來了,那韓大人就沒嫌疑,這事就這麼簡單。”

林哲對參知政事錢伯華向來沒好感,連敷衍他都不想。

一旁的刑部尚書曹百裡不甘寂寞,揪準機會衝上來了,他也是來幫三司使韓秉說話的。

“林大人,據我們刑部這幾天的調查,韓大人與承王案並無關聯,你所說的隻是你的直覺,這是不能作數的。”

刑部尚書曹百裡人雖不太聰明,但他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不錯地。

雖然刑部那幾天沒有查承王案,但並不妨礙刑部尚書曹百裡給韓大人作假,相反這是妥妥的雪中送碳。

林哲自然清楚刑部尚書曹百裡的小把戲,林哲偏就不讓刑部尚書曹百裡拍馬屁成功。

“曹尚書,你們刑部幾時派人查了承王案?刑部那幾日不是在忙蘇首富的案子麼?忙了那麼久最後無罪釋放蘇首富,那種酸爽的感覺不好麼?承王的案子好象沒人要你們刑部查,你們刑部會查麼?你此舉怕是想把韓大人撇乾淨,但你撇的清麼?不會撇的話小心把自己撇進去了。”

林哲口氣輕鬆,話語中卻也透著一股子嘲諷。

刑部尚書曹百裡全然沒把林哲所講放在心上。

“林大人,你怎麼知道刑部查沒查承王案?邢部查案也用不著向你報備,你怎能一口咬定刑部沒查承王的案子?”

刑部尚書曹百裡對此很是理直氣壯,似乎他在這方麵有經驗。

林哲趕緊甩手。

“曹尚書,既然刑部已經在查承王案了,不如承王案就交給刑部查好了,反正刑部能人很多,想來要不了幾天就能查清。”

一聽要接手承王案,刑部尚書曹百裡有些慌了,他可不想接手這燙手的山芋。

參知政事錢伯華趕忙替刑部尚書曹百裡穩陣腳。

“林大人,廷議正要議案子交給誰主查呢,你豈能擅作主張?”

參知政事錢伯華說這話的時候黑著一張老臉,一臉正氣的樣子。

林哲霍地望向錢伯華。

“錢大人,林某舉薦曹尚書不行麼?曹尚書領銜刑部查辦過多少案子,查承王的案子還不是手到擒來嗎?你這個態度分明是小瞧了曹尚書,你得正眼好好瞧瞧曹尚書,放手讓曹尚書去查才合乎情理。”

林哲仍揪著刑部尚書曹百裡不放。

這讓刑部尚書曹百裡很是煩躁,刑部尚書曹百裡要是早知會被林哲揪著不放,就算刀架脖子上,刑部尚書曹百裡也不會插言。

中書侍郎郭亦鎮聽到這不由對林哲咬了咬牙。

“林大人,其它的不講了,你還是答複一下官家,官家正等你的話呢。”

中書侍郎郭亦鎮拿皇帝說事,企圖轉移注意力。

林哲很乾脆回了中書侍郎郭亦鎮。

“郭侍郎,林某答應官家了,不過現在要把這個搞清楚,韓大人在聞知承王妃自刎之後都乾了什麼,這個才是關鍵,這也許可以解釋承王為何會在回府路上遇襲,另外隻有消除了韓大人在承王案中的嫌疑,承王案方才好查,不然怎麼下手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