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送死三人組(2 / 2)

隻不過,習慣了服從與安排的東北人,這那段陣痛的迷茫下,付出了外人難以想像的慘痛代價。

春晚上義正言辭喊出我不下崗誰下崗的姓黃的,祖宗八輩都要被輪冒煙了。

唐河看著這炊煙嫋嫋,熱鬨非凡的村子,很難想象,再過二三十年,統計人口的時候,遠者,一萬裡!

“嗨嗨,唐兒,想啥呢?”

陳方國的聲音好像從好遠的地方傳來。

唐河搓了搓臉,從時代的巨變回憶中清醒了過來,哪怕是重生者,在曆史的塵埃下,也渺小如螻蟻,活在當下,過好自己吧。

“走啊,這時候冰麵脆了,撈蛤蟆去啊!”

唐河越過陳方國,看著後麵摩托車上的倆人。

一人六十多歲,頭發雪白,但是精氣神極好,郵電局退體的老局長,陳方國的老嶽父,潘長海,說話帶著川地口音,是當年開拓期從全國各地抽調的乾部之一。

另一個人四十多歲,紅臉膛,時不時地轟一下摩托車油門,一副顯擺的樣子,是陳方國的姐夫,林業局的會計王明。

唐河一看這組合,再聽是去撈蛤蟆,臉色頓時古怪了起來。

如果自己記憶沒錯的話,兩年後,這仨人開春去溝塘子撈蛤蟆,全都淹死了,當時挺轟動的。

瞅這架式,送死三人組這是提前了呀。

有道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陳方國這人,打獵是個二五子,可是就樂意往山裡鑽,撈兩條魚都樂得不行,人真的挺不錯的。

雖說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死在這一次,唐河著實不放心他們自己這麼往山裡鑽。

唐河想了想,喊上杜立秋,帶上繩子之類的家夥什,自己也背上槍,兩台摩托車五個人,根本就不叫個事兒。

人家一台摩托車拉一個連都沒說話呢。

這個時候就不能往北邊的山

裡走了,而是沿著耕道一路向南,一條封凍的小河就是界線。

小河這邊是農耕區,過了河,就是低矮的雜木、灌木組成的林子,開墾出來也是上好的良田,隻是沒那個必要。

哪個正常人會趟過一條小河去種地啊!

多山少地地區的人們,就算放開了想像,也想不到東北寬闊得一眼望不到邊的耕地是啥樣的。

對於東北人來說,說東三省平原區都算欺負人,哪怕是大興安嶺這山溝裡的人來說,地還可以論分算的嗎?分這個耕地單位,那不是自家後院的菜園子嗎?這也能養活一家人?

兩台摩托車,刷啦啦地壓著雪,頂著牲口踩出來的小路,再過一條河,還是那樣,地上的黑土都快壓出油來了,再過一條河,三道河過後,眼前豁然開朗。

寬有五裡,長有十裡的一大片向陽草甸子,溝溝塘塘、塔頭密布,不用說也知道,這是一片未開墾的,足以撐起一個城鎮的龐大肥沃之地。

但是這地方的溝塘裡,卻是大興安嶺特有的哈什麼過冬的地方。

哈什麼是一種蛙類,它跟青蛙、林蛙啥啥的蛙長得不太一樣。

它有啥不一樣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