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送死三人組送死重現(1 / 2)

大興安嶺這地方,跟伊春那邊的小興安嶺,吉省的長白山那一帶還有點不一樣。

這麼說吧,龍江省牡丹江屬於長白山山脈,放我大清那會,還是流放寧古塔苦寒地,與披甲人為奴。

這麼一個苦寒之地,跟大興安嶺比起來啥也不是。

這種真正的苦寒地有個特點,那就是植物類的果實長得小,幾乎沒有超過指頭大小的野果子,個頭最大的是水葡萄,跟常見的山葡萄還不一樣,也就指甲蓋那麼大。

核桃、圓棗子、山裡紅這些東北常見的稍大一點的玩意兒,一概沒有,它們熬不過短暫的季節。

倒是活的玩意兒,一個比一個大,就拿常見的蛙類蛤什麼來說,公蛤蟆白肚皮,個頭小,過冬的時候抱著母蛤蟆,大小還算正常的。

而母蛤蟆,最大的幾乎有小孩拳頭那麼大,白肚皮上有紅點,能把吃蛤蟆的鴨子噎得團團轉,牛蛙也就這樣了吧。

蛙都這樣,就彆提彆的玩意兒了,最大的虎、最大的熊、最大的野豬之類的,全都在這地方。

開春的時候風大,帶著濕氣,刺骨冰寒,但是凍人不凍水,溝塘草甸子這種大麵積向陽的地方,水塘裡依舊結著厚近尺厚的冰。

不過這個時候的冰跟冬天不一樣,它是豎茬的,砸開之後,一根根的六棱形冰柱像水晶似的,冰麵也變得鬆散了。

“誒誒,有貨了誒!”

陳方國大叫著,用鋁絲編成的抄網探到了冰下未上凍的泥堆裡頭,連泥帶水地抄出來一大坨,向岸邊一甩,幾隻翻著紅點白肚皮,又肥又大的蛤什麼緩慢地伸腿撂胯,背後還背著小巧精致的公蛤蟆,一會就凍硬了。

王明穿著水叉跳到了塘子裡頭,彎腰伸手探到了泥坑裡頭,伸手那麼一攪,頓時了叫起來:“呀呀呀,這是個蛤蟆窩,快拿水梢(桶)!”

蛤蟆在入秋上凍的時候,會在溝塘子邊沿的泥窩子裡紮堆過冬,開春在出洞之前,隻要逮著了蛤蟆窩,一抓就能抓上半水梢。

王明一手摸著溝塘子邊,一手探到了泥窩子裡往外抓,又肥又大的紅點蛤什麼被扔上了岸,聚在一起不停地咕湧著。

肥大的母抱子扔到水桶裡,又瘦又小的公狗子,帶回去喂鴨子都嫌瘦,直接再扔回溝塘子裡。

王明興奮地叫道:“我草,這是個大窩啊,裡頭還有不老少啊!”

男人天生對漁獵就有著狂熱的愛好,哪怕是二五子,也是又菜又愛玩,要不然的話,年年山裡、河裡也不至於死老些人。

王明拿著大笊籬,半個身子都探到了溝沿邊的泥溝子裡頭,一笊籬一笊籬,連湯帶泥帶蛤蟆地往外掏,唐河他們在岸邊扒拉著泥水挑著母抱子。

特彆是潘長海,一點都不像六十多歲的人,手腳麻利得很。

“啊喲我……”

王明突然驚呼了一聲,身子一個栽歪,撲通一聲倒在溝塘子裡。

這溝塘子看起來好像挺淺的,但是被淤泥填平的大鍋底坑,隻驚呼了一聲,直接就沒了頂兒。

陳方國見勢不好,一個前撲趴到溝沿處,伸手薅住了王明的頭發。

王明穿著水岔,這東西跟雨衣差不多,靴子連著水褲一直到胸口處,現在沒到水裡直接灌了包,

今天就是浪裡白條來了,在這鍋底坑加淤泥的麵前,也隻有傻眼的份兒。

人在溺水的時候會胡亂掙紮,抓著啥都會往死裡抓住,往死裡拽,現在還沒完全開化,地上還有雪和冰溜子,陳方國沒把王明拽上來,滋溜一下被王明拖著,大頭朝下紮到了水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