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晚上,整個四合院就傳開了。
關於林向東學開摩托車,街坊鄰居們都是知道,有人看好,也有人當個笑話。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林向東僅僅四天就考到了摩托車駕駛證。
四天下來,每天也就在廠裡學一個多小時。
這簡直堪稱神速。
三大爺和三大媽也在家談著。
“我敢說近十年之內, 林向東學開摩托車是最快的。”閻埠貴儼然是向林吹靠攏了。
“學了四天就考上摩托車駕駛證,雖說邊三輪穩當,但東子這夠快的。”三大媽也是說。
“聽說還是他們廠的副廠長要他學的。”
“這是廠裡領導在重視東子啊!”
“以後他下鄉放電影可以開著邊三輪了,想想就拉風。”
“東子是越來越出息了,解成要是有他一半出息也就好了。”
“行了,老大以後沒準就比林向東更出息。”
……
下班回到家的婁曉娥得知林向東考上摩托車駕駛證了也是高興。
有個摩托車駕駛證,足以在四合院引起轟動了。
當林向東走在院子裡,街坊鄰居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當然,嫉妒的也有, 且不說許大茂,中院那個賈家老虔婆就嘴臉難看。
在屋裡納著鞋底,賈張氏嘴裡就沒個好話。
賈張氏就覺得老天不公,好人不長命,她兒子賈東旭怎麼就短命呢!
要是她兒子賈東旭還活著,沒準也被廠裡領導看重,然後兩天就學會開摩托。
如今,賈家過的不好,而看著彆人家越來越好,她賈張氏這心裡就不是滋味。
“林向東兩口子肯定生不出孩子,和易中海那個老不死的一樣是絕戶。”賈張氏心中暗想。
話說,林向東和婁曉娥去年就結婚了, 而婁曉娥的肚子到現在也沒個動靜, 這讓賈張氏可以在背後嚼舌根。
秦淮茹能生三個,也是賈張氏逼著。
打從秦淮茹一進賈家的門,賈張氏就沒少嘮叨。
一開始賈東旭還興致勃勃, 後來就叫苦了。
看林向東兩口子過的好, 賈張氏也就拿婁曉娥的成分和沒孩子來說事。
當然, 賈張氏也不敢讓林向東兩口子知道。
“東子,晚上到我家喝酒。”易中海提著一些熟菜和兩瓶酒走進四合院。
見易中海這麼客氣,林向東也不好駁他麵子,也就答應了下來。
接著,就讓婁曉娥不要忙晚飯了。
當林向東兩口子來到易中海家,傻柱和何雨水也在。
一大媽不在家,而是給後院聾老太太送飯。
雖然易中海買了些熟菜,但傻柱還是整了兩個菜。
一個油炸花生米,一個蔥炒雞蛋。
當一大媽回來,林向東和易中海已經在喝酒了。
傻柱也會喝酒,酒量還很好。
何雨水不怎麼說話,隻低著頭吃菜。…
看何雨水這瘦竹竿一樣,卻是缺少營養。
平日裡傻柱有個好菜都送給秦淮茹了,他自己倒是不在意,可何雨水心中就很不滿了。
不過何雨水現在也是有錢了,而她可不會委屈了自己,日子就好過多了。
婁曉娥和一大媽嘮家常,有說有笑著。
三個人喝了兩瓶酒,林向東腳下也有點飄了。
“對了。”易中海拍了下額頭,接著從兜裡拿出了一疊工業券給林向東。
林向東在廠裡讓易中海幫忙倒換工業券,給了易中海二十塊錢。
工資滿二十塊就每個月可領一張工業券,四十塊則可領兩張,以此類推。
按規定,易中海每個月可以領四張工業券,不過,他如今是領五張。
規定畢竟是死的,而易中海這個工資九十九塊的八級鉗工在廠裡地位可不低。
目前,工業券的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
林向東給易中海二十塊錢,易中海就幫忙倒換了這厚厚一疊的工業券。
“麻煩一大爺了。”林向東笑著接過。
工業券的用途廣,私底下倒換工業券很正常。
如果林向東自己倒換工業券,很難弄到這麼多。
易中海在廠裡也經常幫人倒換工業券,至於有沒有從中獲利就他自己才知道了。
“好家夥,這麼多工業券,買齊三轉一響都夠了吧!”傻柱說道。
……
有了摩托車駕駛證,林向東也就開著挎子下鄉放電影。
當林向東開著挎子來到農村,引起的轟動可是不小。
村裡的人爭先恐後的跑來看摩托。
而路上遇上同行,也一個個的驚訝,羨慕嫉妒。
彆的放映員騎著自行車,林向東開著邊三輪摩托,這差距就一下子拉開了。
就是在城裡的大街上,回頭率也幾乎100%。
夜路時,摩托的車燈一開。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林向東提前下了班。
今天要蒸粘燈,這也是個習俗。
燈是怎麼蒸的?這可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回到家,林向東就見婁曉娥已經在家了。
婁曉娥也是提前下班,比林向東更早到家。
隻見,婁曉娥從家裡拿出了一布袋黍子麵。
布袋不大不小,裡麵的黍子麵也有個十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