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孫權歸漢(1 / 2)

周瑜見李嚴奔來,目光一凜,身邊親衛高呼都督快走,便轉身拖住李嚴給周瑜爭取時間。眼泛淚花一抖馬韁縱馬進入句容城,守城士卒在周瑜進城後,便直接將城門緊閉。

周瑜進得城來,立馬登上城牆。隻見自己親兵已全部身殞,李嚴望著緊閉的城門,一臉懊惱的引軍悻悻而去。

周瑜心如刀絞,悲從中來,但他心裡很清楚,眼下絕非沉溺於悲傷的時候。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激蕩的心緒,然後猛地轉過身去,目光如炬地盯著守城裨將問道:“城中現今還有多少士卒?”

那裨將戰戰兢兢地回答道:“回都督,如今城內所剩士卒不過千餘人而已……”聽到這個數字,周瑜隻覺得心頭一沉,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了身上。

然而,周瑜很快就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他略微沉吟片刻,果斷地下達命令:“傳我將軍令下去,城中凡是尚有一絲力氣的百姓,都要領取兵器登上城牆協助防守!”眾將領命後,紛紛行動起來。

另一邊,韓當與關羽正在激烈廝殺。兩人你來我往,但經過長時間的纏鬥,韓當逐漸體力不支。

關羽見韓當如此忠勇,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欽佩之情,於是手下留情,並未取他性命,則看準時機,猛然揮出一刀,直接將韓當拍落馬下。喝令身邊的親兵上前將其捆綁起來。

不知不覺間,東方已泛起魚肚白,戰鬥也漸漸地接近了尾聲。經過一番清點,此役共斬殺了將近兩千名江東軍士兵,俘虜更是多達近四千人。還有很多江東軍趁著夜色的掩護逃離了戰場。

關羽望著眼前的戰果,微微點了點頭,隨即下令讓人趕緊修繕被戰火摧殘得破爛不堪的大營。與此同時,他還從那些投降的士卒口中獲知了一個重要情報——句容城內竟然隻剩下區區千餘名守軍!

關羽眼中閃過一抹精光,當即下達指令,將句容城四麵圍困不得放一人出城。緊接著,他又派人快馬加鞭地將這一捷報傳遞給劉翊。

眾將接過捷報之後,仔細閱讀起來。隻見他們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整個營帳內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熱烈的討論聲。

這時,郭嘉邁步向前,對著劉翊拱手說道:“主公,我們不妨將雲長的捷報射入秣陵城內。同時,每天派遣一些士兵到城下去高聲呼喊捷報的內容。

如此一來,必然能夠動搖敵軍的軍心,使其鬥誌瓦解。相信不用多久,秣陵城就會不攻自破!”

眾將聽了郭嘉的這番話,紛紛表示讚同地點頭稱是。劉翊覺得此計甚妙,當即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並立刻命令箭術精湛的黃忠將捷報綁在箭矢之上,朝著秣陵城中射去。

此外,他還特意囑咐馬超率領一隊人馬前往城下,大聲向城內的敵軍宣讀捷報的詳細內容。

城中的孫權正在府中商議軍情,突然一名親兵匆匆忙忙地跑進來,呈上了一份剛剛從城外射進來的捷報。孫權展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如同灰土一般蒼白。

一旁的張昭見狀,急忙湊過來查看。當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後,心中也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感湧上心頭。

原本以為憑借著堅固的城池和充足的兵力,可以堅守一段時間,但如今看來,局勢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利了。

張昭沉思良久,緩緩開口對孫權說:“主公,如今之勢,實難再戰。劉翊勢大,我等若再僵持,恐玉石俱焚。”

孫權怒目而視:“公言何意?欲勸我降否?”張昭麵無懼色:“主公明鑒,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暫降以保軍民,日後再圖大業。”

孫權緊攥雙拳,內心掙紮不已。此時,孫邵衝進屋內,大聲道:“主公不可聽信子布之言。我江東兒郎豈有輕易言降之理?雖處困境,然勝負未定。”

孫權眼睛一亮,似看到希望。張昭見狀又上前兩步苦口婆心地對孫權進行勸導,然而,孫權內心十分糾結,儘管已經思考了數日之久,卻仍然無法下定決心。

就在這關鍵時刻,秣陵城中的局勢愈發緊張起來,人心惶惶,動蕩不安。張昭心急如焚地再次前來麵見孫權,憂心忡忡地將城中人心浮動的狀況一五一十地告知於他。

接著,張昭冷靜地為孫權剖析當前的形勢:“主公,如今城中局勢不穩,倘若有將領心懷不軌,暗中打開城門放行劉翊大軍入城,那此人為劉翊立下大功,或許能夠得以封侯拜相;但主公您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