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力不從心(2 / 2)

“你摸清他們的想法了嗎?”楊莉梅走到盧文峰身後問道。

“有點線索,但是領隊的表現讓我感到很奇怪。”盧文峰先是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顯得有些困惑。

“這麼多人從遠方趕來,肯定不隻是為了參觀132廠那麼簡單。你們還安排了其他行程嗎?”

“確實有。”

楊莉梅邊說邊從包裡拿出一個小記事本:

“這次訪問主要是為了讓巴方代表團全麵了解我國當前的航空工業水平。

除了611所和132廠外,我們還會去涪城的燃氣渦輪研究院、洪都的650所,以及築城的黎陽廠進行考察。”

她顯然對這些地點還不太熟悉。

盧文峰驚訝道:“日程安排得這麼緊湊?”

他原以為隻會安排省內的一些參觀活動,畢竟四川省內集中了不少航空產業資源。

楊莉梅歎了口氣,輕輕按摩著因疲勞而有些脹痛的額頭說道:

“其實是因為我們與巴方在某款飛機型號的技術談判上遇到了障礙。對方堅持采用一些外國製造的關鍵部件或子係統。”

儘管她在出發前努力學習相關知識,但還是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我懂你的意思。”

盧文峰點頭回應:“如果核心組件依賴第三方采購,那我們的利潤空間就會大大縮小,甚至可能虧本。”

雖然這種合作方式讓盧文峰感覺不太自在,但他也明白這是國際交往中常見的情況之一。

“考慮到實際情況,我不打算跟隨整個旅程,但我確實想隨團前往涪城,那裡即將開始渦噴13FII發動機的地麵測試。”

“當然可以。”

第二天上午,當盧文峰隨著巴方團隊到達涪城624所時,再次遇見了許寧。

原本計劃中,包括許寧在內的606所成員應在當天早些時候返回盛京,準備為兩架原型機更換新引擎試飛。

然而,由於渦噴14發動機在SB101高空試驗台上的首次係統性成功測試,給所有參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624所請求閻偉忠和許寧再多留一天,整理有關此次測試的研發及流程資料,以供後續項目參考。

同時,這也減輕了正在製定航空發動機地麵模擬測試標準的劉振響的工作負擔。

當許寧和姚美玲在控製室裡,與幾位黎陽廠的工程師一起調整流程細節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

抬頭一看,盧文峰正帶著一隊人走進來。

雖然許寧一眼就認出了盧文峰,但盧文峰卻花了好幾秒才意識到眼前這位年輕人就是之前有過一麵之緣的京航學生。

“你對航空發動機也有研究?”盧文峰驚訝地問。

麵對這個問題,許寧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嗯,稍微了解一些。”他回答道。

這句話立刻引來了周圍同事們的側目——仿佛在說:“你隻是稍微懂一點,那我們算什麼水平?”

不過,大家都沒把這話說出口,而是重新將注意力放回了桌上的測試方案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