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力不從心(1 / 2)

雷達和阿斯派德中程導彈之間的兼容問題直到1995年底才得到解決,至今還不足一年。

不說這套係統的可靠性是否已經完全達到要求,單說這208雷達本身,作為早期的單脈衝雷達,性能並不出色。

沒有采用脈衝多普勒技術,儘管官方數據顯示探測距離可達30公裡以上,但在實際操作中的截獲能力、精確度以及抗乾擾性等方麵表現平平,僅能算是勉強可用。

相比更早的204型號,至少能夠實現目標鎖定及引導攻擊功能,但提升空間很大。

“其實,我們的殲-7F不必全新製造。”

見對方猶豫不決,盧文峰意識到需要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通過升級您們現有的殲-7P

MP係列戰鬥機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隻需要將雷達直徑從600毫米調整到520毫米,飛行性能反而會有所提升。”

拉蒂夫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畢竟,產品總能找到市場,關鍵在於價格合適與否。

一款價值400萬美元卻性能落後的殲-7,遠不如一款200萬美元既耐用又可靠的同款機型吸引人。

雖然拉蒂夫此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尋找殲-7的小幅改進版本,但如果能以較低成本對空軍現役的120餘架殲-7P

MP進行升級,那也是一大收獲。

即便208雷達存在不足,也好過老式英國產的所謂火控係統——實際上更像是個簡單的測距設備。

“如果殲-7F真如你所說,我願意在它首次試飛後再次帶隊前來考察。”

拉蒂夫的話給了盧文峰極大鼓舞。對於一個自籌資金研發、尚未找到啟動用戶的新裝備來說,最怕的就是投入打了水漂。

儘管他對這款改進型號的性能信心滿滿,但軍售往往不僅僅取決於產品本身。

作為力排眾議、堅持推進新型號開發的總研發師,他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現在,至少有一方表現出興趣,證明了他的決定是有道理的。

然而,在盧文峰還沒來得及回應之前,拉蒂夫突然轉換話題:

“但我們都知道,像殲7這樣的輕型飛機,其改進空間終究有限。

長遠來看,我們需要一種更先進、能夠執行超視距空戰任務的多用途戰鬥機。”

盧文峰沉默了一會兒,試探性地問道:“是為了對抗老對手的幻影2000嗎?”

他已經從對方的話中察覺到了一些端倪——這種急切的態度加上特彆強調超視距能力,顯然是有特定目標的。

“不完全是……”

正當拉蒂夫準備繼續說下去時,周圍圍觀殲7g的人群開始散去,站在登機梯上的人也下來了。

於是,拉蒂夫把話咽了回去,裝作若無其事地離開了。

不過,這次對話已經讓盧文峰獲得了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這不僅關係到殲7f可能的合作機會,或許還能推動長期停滯不前的fc1戰鬥機項目談判。

拉蒂夫剛才的行為引起了盧文峰的好奇心,因此他安排了一次試飛給名叫薩米的飛行員,即便對方對這架飛機似乎不太感興趣,但程序還是要走完的。

更重要的是,盧文峰希望借此機會再次與拉蒂夫交談。遺憾的是,後者又恢複了之前的冷漠態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