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頤安王殿下大婚,舉國同慶。
風清雲朗陽光明媚,是個喜人的好天氣。
謝清月作為這場大婚的另一個主角,卯時便被拉了起來,洗漱,上妝,換衣,每一步都有說法和流程,半點不能出錯
今日謝府的丫鬟都穿了喜慶的紅色,一個個眉眼帶笑彆提多開心了。
謝清月被折騰的沒脾氣,深紅色的褻衣映襯她整個人格外紅潤貌美。
此時房間裡隻有謝夫人和謝清月兩人,謝清月坐在梳妝台前,謝夫人拿著梳子給謝清月梳頭發。
庶女出門,按道理嫡母不用如此,但謝家不同於其他人家,謝夫人待她們如同親子,自然不在意那些。
她手上輕柔梳一下說一句祝福的話,這是流程,也是謝夫人真心要對謝清月說的。
謝清月清醒時難得流淚,除了演戲的時候,此時確實心底酸澀,忍不住想要開始哭鼻子了。
謝夫人見狀趕緊攔著。
“大喜的日子哭什麼?這妝好不容易才畫好,若是哭花了還得再折騰一遍。”
一聽這話謝清月的眼淚瞬間就止住了。
謝夫人覺得好笑,坐下與她說知心話。
都是一些掌家的道理,謝夫人之前教過的,怕謝清月不記,便在細細的說一遍。
謝清月聽著,雖然她用不上,但母親的心意還是要收下的。
見謝清月這樣乖巧,謝夫人倒是沒忍住先流淚了。
謝清月一時間不知所措。
謝夫人擦了擦眼淚,將一個盒子遞給謝清月,裡麵放著厚厚的一打地契,都是上京的宅子,鋪子這些東西。
謝清月覺得不該接。
謝夫人隻管塞給她:“你同阿瑜都是我的女兒,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待你幾個妹妹出嫁時都是一樣的。”
謝清月這才收下。
“多謝母親。”
謝夫人笑著搖了搖頭:“一家人,說什麼謝。”
謝夫人親自給謝清月挽了發,瞧著她戴上王妃規製的鳳冠,穿上婚服,盛裝出席的模樣她終於是有了謝清月長大了的感覺。
這同當年她送謝清瑜出嫁時一模一樣。
謝夫人是個好母親。
就在這時梅書提著裙擺匆匆跑了進來,她鮮少有這樣活潑的時候。
“夫人,小姐,頤安王殿下到了!”
鑼鼓喧天。
聞瀾之穿著王爺製式的婚服,騎著高頭大馬帶著數百米長的隊伍從頤安王府出發,繞行主街道一圈,才兜兜轉轉到了謝府門口。
上京的百姓第一次直視傳說中的大長公主殿下的嫡子的真容,一個個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乖乖嘞,頤安王殿下長得也太好看了!
端方君子溫潤如玉,書本裡的人物照進現實。
一時間隨著鑼鼓聲喧鬨的還有百姓們喜慶的叫好聲。
聞瀾之緊張的手心都是汗。
他盼今日盼了不知道多少個日夜,如今忽然得償所願,總有一種不真實感。
但這種不真實感,在看到執扇而立,盛裝打扮的謝清月時,一下子落到了實處。
他眸子裡盛滿了溫柔的情誼,抬步上前將謝清月的手握住。
歡呼聲震耳欲聾。
宮扇後麵的謝清月瞧了他一眼,揚起一個絕美的笑容。
聞瀾之心跳快了幾分,在眾人的喧鬨聲中緊緊地握住,牽著謝清月去謝家祠堂請拜。
一番流程走完,聞瀾之才得以牽著他的新娘子出了謝府的大門,將心心念念的人送上花轎。
耳邊是熱鬨的鑼鼓聲,但聞瀾之似乎什麼都聽不到了,他心裡腦子裡都是謝清月剛才的那個微笑。
謝府的嫁妝跟上,原本就很長的隊伍更加看不到頭了。
敲敲打打的到了頤安王府,聞瀾之下馬,眼巴巴的站在轎子旁等著新娘子下轎。
也是盛裝打扮的出嫁小娘謝清綰小姑娘,穩穩當當的迎新娘子出轎。
喜娘還沒上前扶,聞瀾之便先一步將新娘子扶穩,兩人牽著手在一聲聲祝福中進了門。
讚禮是有謝師擔任的,他神情嚴肅熟門熟路的開始走流程,目光落在被聞瀾之牢牢牽著的謝清月的手上時才會顯出幾分溫暖。
謝師此生做過三次讚禮,第一次是陛下大婚,第二次是太子殿下大婚,這是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