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一刻,太陽漸向西沉。
嬉戲歸來的鷯哥佇立在枝頭上端,東瞅瞅,西瞅瞅,扯著嗓子大喊幾聲,甚是嘹亮,似乎是喊其它同伴齊來用膳。
按理來講,這個時候,距晚膳尚有一段時間呢!
然而,某些地方的用膳時段,尚早於尋常人家。
皆因酒樓營業之時特殊,夥計們須提前進食,保持精力充沛,方能迎接繁忙的工作。
富祥大酒樓,大堂內,統共五桌,都是在酒樓裡做事的。
夥計們捧著飯碗,麵前均有一盤菜,這就是分餐製,關鍵是潔淨。
他們一麵進食,一麵低聲說笑。
先說說今日的晚膳吧!主食有米飯與白麵餅,葷菜有腐竹燜鴨肉,蝦米燉白蘿卜,素菜有雪菜燜黃豆。
大家都是密雲城本地人,自然是以米飯為主。
為什麼會有白麵餅這類麵食呢?
正如某個夥計所言,程智鑫顧及到某些外鄉人的口味,便特意準備些白麵餅,但是,數量不多。
有時,某些本地的食客出於好奇,也會點一份白麵餅,就是圖個新鮮。
有時,某些夥計趁機向食客推薦一種新的吃法,就是將白麵餅撕成碎片,泡在湯裡。如此新奇的吃法,倒是能哄孩子多喝一碗湯。孩子樂意吃飯,長輩們自然是喜笑顏開。如此一來,酒樓的生意又紅火了些。
有時,這些白麵餅無人問津。怎麼處理呢?
很簡單啊!那就留給眾人自行消化吧!
夥計們皆出身寒微,大多是不挑食。他們將那些白麵餅當作一道菜,或是點心。總之,吃完了,便也了事。
至於程智鑫,身為少東家,並未給自己特殊待遇。除了一碗米飯,也是一盤子的菜,還有一塊白麵餅,與其他人的夥食毫無差彆。
至於馬知睿這位代掌櫃,兼跑腿之人,自然是不例外啊!
程智鑫與馬知睿都是讀書人,也講究進餐的禮儀,就是專心用膳。
雖說食不語,但是,還是太拘束了些。
在酒樓做事的人,隻要待久了,大多都愛說笑,圖個輕鬆詼諧。
先說程智鑫這一桌吧!
程智鑫是少東家,坐在主位。他通常是說了幾句話,然後,就是專心吃飯。
他身旁坐著的是掌勺大師傅,姓邢,名元武。因其廚藝精湛,大夥兒皆尊稱一聲“邢師傅”。此人年約四十,與老宋叔一樣,皆是富祥大酒樓的老夥計。或許是職業使然,邢師傅甚少主動與人攀談,隻是自顧自地吃著菜,動作不緊不慢。
往右便是邢師傅的大徒弟,姓陳,名端奘,有個小名叫做“大壯”。所以,眾人便喊他為“大壯”。此人年方十六,隨著邢師傅學藝兩年。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壯隨他師傅,性本沉穩,若非必要,絕不主動挑起話題,平素沉默寡言。
大壯的右邊就是賈三平,為人有些愣頭愣腦。賈三平原是在程宅打雜,因上次護送少東家相親有功,被老東家程富祥調到酒樓做事。他的工作主要是駕車,偶爾也跑腿送貨,兼任跑堂。說實話,他不僅月薪有所上漲,夥食也改善了不少。
畢竟,這些飯菜都是掌勺大師傅邢元武或者其徒弟在他的指點下烹製的,味道自然是頂呱呱啊!
其實,並非是程宅的廚子廚藝略遜,而是出於對程富祥與程夫人健康的考量,菜肴多以清淡為主。
既是清淡,自然就少了些爆炒的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