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老登,給點靈石耍耍!(1 / 2)

“何謂陣法?在我看來,無非就是以勢壓人!”

褚玉山在給鐘沐陵發完消息後,言簡意賅的開講。

“何為勢?”

“人多成眾,眾多成勢,彼之孱弱,我之強盛,勢自成!”

“火借風勢,水借山勢,順風不必刻意煽風點火,火就能順著風勢燒得旺盛,順水不用劃槳撐篙,舟船便能隨波而行。”

褚玉山講解陣法並沒有直接講原理,而是用了一個奇特的視角來形容陣法,引用了‘勢’的概念。

人與人間,‘勢’不會存在個人身上,至少需要兩人聯手,那才能形成一種‘勢’,也就是成陣。

兩人成陣後,對敵於一人,那便天然的優勢,也就是所謂的以勢壓人。

如果對方也是兩人,那便是勢均力敵。

想要破解對方的‘勢’,要麼靠硬實力硬懟,要麼就攻其以弱,也就是破綻。

兩人之中,若有一人孱弱,那麼相對來說,他便是破綻。

若兩人同樣剛猛,則攻其‘核心’,兩人之中定然有一人為主導,這便是俗稱的陣眼。

褚玉山雖然是用人在闡述,但實際上,這些陣眼、破綻可以泛指組成陣法的法寶、陣旗、或者修士。

隻不過對於修行者,陣法要更加玄妙,可以利用天時地利。

臂如遠雲間雲霧繚繞,雲霧便也是一種‘勢’,借用這種勢,布下迷雲陣,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強大。

即使沒有這種勢,修士也可以人為的製造出來。

褚玉山認為,布陣就是造勢。

比如我布下密雲陣,但產生的效果沒有雲霧繚繞處好用,我直接用丹霧彌補,這便是一種造勢。

而破陣的手段除了陣法互懟,以力破之外,基本流程還是得先削勢。

比如丹霧彌漫,助長了密雲陣的威勢,若是能將丹霧吹走,這便是一種削弱。

在削弱陣法後,再從薄弱處、陣眼核心處入手破陣,自然要相對輕鬆不少。

不過,這破陣嘴上說的容易,但真遇上陣法,褚玉山還是警告到,千萬千萬不要低估了陣法的威力。

陣法可以說是最容易逆境伐上的手段。

即使是靈覺修士,若是有門厲害的陣法,玄定修士一時不查,說不準也要飲恨當場。

雖然使用這樣的陣法代價會很大,很燒靈石,但對方付出的可是命。

警告了一句後,褚玉山又將陣法的種類略微說了幾句。

從功能上,陣法可以具有攻伐、庇護、隱匿、移動等諸般功能。

但總體上可以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大類。

對內是指陣法內發生變化,比如陣內升起密雲,困敵之用,也可運轉諸般殺伐手段,但卻影響不到外界。

對外則是指陣法彙聚力量,對外產生效果,比如蓄勢進行打擊,這種威力遠遠超過修士個體的威能。

除去功能分類,陣法又可以按照體量,粗淺分為小型、中型、大型。

小型陣法即代表修士可以不借助陣盤,隨手便能布下。

比如精通陣法的修士信手扔五塊靈石,便可構建簡單的迷陣,將凡人困死。

亦或者用法寶,靈物,在鬥法間快速補下陣法,這也是種上乘的攻伐手段。

不過這威力就沒有想象的恐怖,下限就取決於修士的修為,上限則看法寶靈物的品階。

中型陣法便需要警惕,這能夠令修士逆境伐上,發揮出超越自身境界力量的陣法。

中型陣法與小型陣法最大的差異就是靈力消耗極大,不是修士個人靈力能支撐的。

需要陣盤來輔佐調動靈力,同時需要大量靈石或者其他儲能法寶來提供靈力。

大型法陣則是真正的大殺器,一般布設在洞天福地之中,比如各宗各派的護宗大陣。

說完這些,褚玉山見許平秋沒提問,很是滿意。

他之前就打算好,不講太實際,隻講概念,防止許平秋問出充滿智慧的問題,讓自己下不來台。

許平秋確實腦中此刻充滿了智慧,不過他並沒有想到陣法上,而是歪腦筋動到了符籙上。

爆炸就是藝術,他現在隻想學藝術,對陣法不太感興趣。

這也是現在遠雲間大部分弟子的想法,越往後出現的講課,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聽了之前的講課,大抵都選擇了一門心儀的坑把自己埋了進去,比如李成周醉心於煉丹,被丹爐炸了兩次。

而為了破解這一局麵,褚玉山也是早有預謀。

“諸位可要知道,陣法之道前途廣泛,往大了說,那個宗門沒有一個護宗大陣?往小了說,修士外出,總得要個陣法庇護吧?”

“你要是想購置一套陣法,九成九會被宰,但你學會陣法去賣,那可就是你宰彆人了哦!”

“再退一步,就算不想學如何布陣,那總要學學如何破陣吧?”

“你們也不想日後追殺仇敵,結果對方往龜殼一鑽,誒!就打不著了吧?”

“又或者,費儘心機乾掉對方,卻發現他的小金庫被銅牆鐵壁般的陣法保護,隻能絕望乾看著!”

事實證明,褚玉山這一套話術十分有作用,直擊痛點,就連許平秋也意動了。

因為他渴望宰彆人。

在回答了幾個問題後,褚玉山將陣法基礎發下,滿意離去。

隻要許平秋不開口,他覺得這次講課就是圓滿的。

因為他現在要去鐘沐陵的洞府開會,討論凡蛻試煉的事宜。

要是被許平秋問住了,待會鐘沐陵估計會來回的,翻覆的,樂此不疲的拷問。

在和大弟子白筠隻會了聲後,褚玉山來到了鐘沐陵的洞府。

相比於其他長老的住所,那是格外寒酸,有種山賊落草為寇的感覺,就在山體上鑿了個洞,然後洞口搞了扇鐵門。

如今,這個鐵門上還被人踹了一腳,整體都凹陷了下去,十分艱難的掛在洞口,關都關不上。

這住山洞倒不是針對鐘沐陵,完全是他自己作的。

在山洞前方的空地上,就是他原本的閣樓住所,後來煉丹給炸沒了。

他舍不得花貢獻點重修加固,自己動手建的閣樓又禁不住作,便尋思乾脆就搞了個山洞住算了。

然後因為私自開鑿神山,鐘沐陵還是沒有保住貢獻點。

而說起神山,說法有很多,其中最廣為流傳的則是神山與三位道君有緊密的聯係,有他們成道的秘密。

但事實並非如此,當初在創立天墟時,霄漢道君原本的想法比較隨性,提議隨便找個旮旯角落,堆幾座山峰算了。

他認為,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而自己正好就是那個‘仙。’

截雲道君卻覺得,既然取名叫天墟,在地上不夠有逼格,乾脆搞個懸浮神山好了。

年輕的霄漢道君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了,也覺得這提議甚好。

但過了好幾年,霄漢道君發現不對勁了,這懸浮神山裝逼是裝逼,但消耗有點大啊!

財政赤字了啊!

更重要的是,當初提建議的截雲道君隻想著裝逼,後續的花銷完全沒想過。

這一切的壓力便來到了霄漢道君頭上,後來他受不了,便提議:

“要不咱還是把神山降下來吧,我覺得湖上神山也是很有逼格的,偶爾還能釣釣魚,騎個錦鯉什麼的,能轉運的嘞。”

截雲道君委婉的拒絕道:“神山降落會導致水平麵上升,把周圍的城池給淹了,這樣收入會進一步降低。”

霄漢道君覺得這不是問題,實在不成找塊空地落下去好了,隻要不飄著,什麼都好。

截雲道君見他如此堅決,隻好用出了殺手鐧,外麵傳隻有道君隕落的時候,神山才會降落,你要降,降你的。

到時候你的葬禮我會風光大辦的,這還能收一筆禮金,順便吃吃你的席。

霄漢道君見狀,便假裝放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