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初夏卻不以為意。
“沒有什麼不合適的。鄉下女娘出嫁後,不少都會隨夫君一起下地耕種,不過就是搬搬抬抬,她們自己會想法子的。”
“喏!”
謝初夏知道男女完全分開做事,其實也有弊端,但是沒辦法,現在這個時代,名聲猶為重要。
即便是大雍的男女大防沒有那麼嚴苛,但也不能真地讓男女日日共處一室,傳出去了,隻怕會讓人以為這是什麼不正經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這雜貨鋪裡便隻能留女子了。
謝初夏有心抬高女子地位,但這也非一日之功,更不可一蹴而就。
慢慢來吧。
“之前跟你提過的女醫,就乾脆將其設在這雜貨鋪旁邊,要收的藥童也隻收女童。”
“喏!屬下無能,目前為止隻尋到了兩位女醫,她們帶著的徒弟年紀也都還小,而且並不敢獨自行醫。”
“無妨,有的是時間,讓她們繼續學著便是。”
“喏。”
大雍太醫署中是有女醫的,每隔三年,會取官戶婢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無夫及無男女、性識慧了者五十人。
這些學成之後的女醫,大部分都會入宮隨侍。
極個彆者會留在禦前,大部分都會被分
派到各品階的妃嬪身邊,當然,太後和皇後身邊自然是人數最多的,而且也是擇最優者侍奉。
謝初夏卻覺得這種製度並不好。
憑什麼女子想要學些本事,就一定得舍棄了夫君、子女等親人緣?
這不公平!
可是朝廷中的製度,她無力撼動,所以,隻能自己想法子來培育女醫者,總能惠及普通百姓。
如今收這些女藥童或者是女醫者,隻給女子看診,最主要的還是要專攻婦科以及乳腺等男醫不便診治的病症。
待日後,她相信是可以培養出不比太醫差的女醫的。
雜貨鋪建在了兩座莊子的中間位置,包括兩處莊子的辦公所也都建在偏靠中間的位置。
辦公所分彆處於兩處莊子的東、西兩側,中間隻隔了一條馬路,目前這條路還未曾完全修繕好,所以瞧著也不成樣子。
至於學舍、藥鋪等設施也都是設在這條馬路的兩側位置。
這是謝初夏命謝九東特意留出來的大寬路,能同時並行三輛馬車。
這裡的藥鋪,前麵的大堂是看診抓藥的,後麵則是醫藥所,目前也隻能接收女醫以及女學徒。
並不是謝初夏隻看重女醫,而是因為早在錦州時,她便
已經培養了不少醫者,隻不過都被她分散到了各處,並非是成為吃皇糧的那種太醫。
大雍太醫署的主要服務對象就局限在宮廷。隻有在全國性的大瘟疫時,太醫署才會履行外出防疫的責任。
說白了,就是太醫署裡有全大雍最珍貴最齊全的藥材,也有醫術最好的醫者,但都隻是侍奉於皇室。
這也等於是醫療資源的不平均。
所以,謝初夏早在錦州時,便動了這個心思。
如今她成了皇後,這才光明正大地培養女醫者。
一些大家族裡能有女醫的都少之又少,更何況是民間?
大雍想要發展,自然離不開人口。
這人口的增長是一回事,能讓這些百姓的死亡率降低則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