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後來李政繼位後,一切照舊沿續,隻是長公主的前麵多了一個大字,並無其它改變。
彆小看一個封號,這就足以看出兩位大長公主在皇室中的地位之輕重了。
明惠大長公主因為有封號,所以她的食邑為六百戶,這是所有公主們的最高食祿。
而另一位大長公主李絮,因為沒有封號,她的食邑為四百,這份食祿還是漲了。文帝在位時,她的食祿僅為三百戶。
大雍朝對於公主們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太祖皇帝在位時,曾有一位女兒擅征戰,屢立戰功,太祖皇帝曾將‘昭’字賜於她,死後更是享親王待遇,這是兩百年來,兩朝僅有的一位享有如此殊榮的公主。
當時的那位昭公主,曾食邑達萬戶,可以說是大雍最為富有的公主了。
當然,也僅此一位。
其餘的公主們,基本上到六百戶,就已經是上限了。
謝初夏在八月初十這日,再次見到了兩位大長公主。
明惠大長公主是李政的親姑姑,所以在和謝初夏說話時,便更親昵一些。
“聖人願意立後,這是我大雍之福。你是謝氏貴女,我與太後也都曾聞你之才名,如今聖人身邊有了你這樣一朵解語花,太後也能安心許多。”
謝初夏淺笑:“讓姑姑見笑了,妾年幼,若有不周之處,還望姑姑提點。”
明惠大長公主這心裡就更舒坦了,不愧是謝家教導出來的女娘,就是會說話。
一旁的李絮也笑道:“皇後雖年輕,但是出身謝家,必然是飽讀詩書的,我瞧著這後宮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條,哪裡還需要長輩提點?”
明惠大長公主隻是笑:“皇後生得好樣貌,莫說是聖人了,便是我瞧了都不想挪一下腳步。”
話題轉地還挺快。
明惠大長公主的駙馬已經過逝,但是她膝下兒女孫輩都不少,整個公主府也可以說是人丁興旺,再加上她又是聖人的親姑
姑,所以前兩年,還特意將她的一個孫兒送到了羽林衛中,說白了,就是做表叔的想要提攜一下小輩。
明惠大長公主這裡能沾到不少好處,自然就更是喜歡進宮陪太後說話,也喜歡讓家裡人在朝堂上都向著聖人。
而李絮就不一樣了。
她雖然也是大長公主,但是白擔了一個名頭,沒有封號不說,食祿也少,而且她的公主府也比明惠的小一大圈。
李絮一直就覺得不滿,但是又毫無辦法,誰讓當初登上皇位的不是她的親兄長呢?
一番言語機鋒之後,謝初夏隻覺得心累。
午膳時,太後開了口,謝初夏便隻得留下。
而李政從兩儀殿回來,聽聞皇後去了慈儀殿,且有兩位大長公主之後,便又立馬回兩儀殿了。
他是瘋了才會想往那幾個女人跟前湊!
太後用罷午膳,便被人扶著去後殿小憩,明惠長公主也被攙扶下去了,隻有李絮還坐著不動,顯然是有話想說。
“聽聞皇後曾為聖人舉薦勇武之士,且聖人還十分歡喜地錄用了。我這個老婆子年紀大了,沒幾年好活了,便托個大,厚著臉皮來求一求皇後殿下,能否將我那不爭氣的孫兒舉薦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