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墳往回走的路上,遇到彆家的村民,一個個都帶著幾分豔羨的語氣,上前跟楊文鬆他們這一家人打招呼,說他們今年可是風光了一把,把村支書那一家子都給壓下去了。
關起門來,楊書智他們對楊文鬆還有點不以為然。
覺得楊文鬆就是打腫臉充胖子,又是買車又是買鞭炮的。
甚至心底下還要腹誹一聲:燒包。
但是,麵對外人的這些吹捧誇讚,楊書智他們還是覺得臉上倍有麵子。
楊文鬆花了錢,他們跟著沾了光,挺好。
一路上,楊書智那手一直背在後邊,下巴都快仰到天上去了。
沒辦法,腰杆子就是硬,頭都低不下。
到了村頭兒,老爸客氣一句,讓大家去家裡坐會兒。
往年都沒人去,都是各回各家。
但今年,一大家子人,都跟著進來了。
正在家裡準備晚飯的老媽,一看到這麼多人都來了,嚇一跳。
繼而又有些無語。
她也沒準備這麼多人的飯啊。
楊書禮客氣一句,讓老媽彆準備了,他們就在這兒坐會兒,喝點茶就回家,家裡那邊已經準備好了。
老爸又來一句:家裡還準備啥,乾脆讓嫂子她們都過來行了。
楊書禮來一句:那就讓她們過來?
老爸來一句:過來吧,咱一大家子熱熱鬨鬨的過個年。
楊書禮說:好,小凡,回家把你媽媽和你奶奶都叫來,順便把菜也都端過來,咱們今年在你三叔家過年。
他那孫子答應一聲就跑了。
老爸又說:還拿菜乾什麼啊,這裡又不是沒有菜。
楊書禮就說:都做好了,放家裡乾啥?拿過來行了。
老爸也就不再客氣啥,又讓三爺爺四爺爺他們,把家裡人都喊過來。
到了楊書智這邊,就有點犯難了。
他老婆跟楊文鬆老媽吵的到現在都不說話,也不好叫過來啊。
楊書智倒是想。
不管怎麼說,他女婿那邊一直鬨騰,想讓他們幫著在楊文鬆麵前說說好話。
楊書智也想著,不如趁這個機會,說和一下。
但是,就瞅著楊文鬆老媽那個樣子,萬一要是沒說和好,那這年還過不過了?
倒是老爸過來跟他說,讓二嫂子也來吧。
楊書智遲疑了一下,還是拒絕了。
他還是彆冒這個險了,他自己在這兒就行了,他老婆就彆來了。
三爺爺跟四爺爺那邊,倒是很痛快。
很快,楊書禮的老婆,楊文剛的老婆,三奶奶,三爺爺的兩個兒媳,小孫子小孫女,四爺爺的女兒,都過來了。
各自都端著七碟子八碗,倒是湊了滿滿一大桌子的菜。
連包好的水餃都一塊端過來了,準備在楊文鬆家煮水餃。
好在是楊文鬆家裡剛翻修的,夠寬敞。
兩間正廳裡,擺了兩桌。
男的一桌,女的跟小孩一桌。
正好坐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