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剛剛立國十七年,雖然要麵臨著各種曆史爛攤子,但根本上來說,咱的大明還是一個比較健康的王朝。”朱元璋繼續說道,“咱們這些人在的時候,大明能蒸蒸日上,咱這兒子上來以後,你們的兒子上來以後,大明也能平平穩穩。但到了第三代呢?”
坐在角落的朱允炆豎起了耳朵,這完全是他下意識的一種反應。
“曆代皇帝總是想一勞永逸的去解決掉一些眼前的問題,漢武帝想把北邊的仗都打完,李世民也想徹底收複高句麗,完全解決遼東一帶的國防威脅。但不管他們做沒有做成,中原王朝和北方異族總還是會在後來打起來。隻是有些能一直贏,比如兩漢,有些卻會輸,輸得傾家蕩產。”
朱元璋歎了口氣,“咱們不去討論為什麼會輸贏的問題,咱想和你們說的是,為什麼會打?”他看向了李善長,“你說說。”
“夷狄狼子野心,畏威而不懷德,不管怎麼樣他們都要南下劫掠,所以就必然要打了。”
“咱原來也是這樣想的。”朱元璋起身,再次走到了地圖前,手指沿著地圖上長城的位置一劃,問道:“長城為什麼建在這?藍玉,你一天一天蹦躂得最歡快,你來說說。”
藍玉撓頭,然後給出了一個非常樸素的回答,“因為建在這裡最合適。”
“嗯,因為這是問題的關鍵,所以這就是關鍵的問題。”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大孫的那句調侃,因為當初他也是這麼回答的。…。。
“過了長城,就不適合中原王朝的步兵作戰了。”徐達給出了一個答案。
“學學。”朱元璋對藍玉說道。
藍玉苦笑,心想,這不是每天都在學嗎?
“長城事實上隔開了兩種文明,農業和遊牧。”朱元璋開始講解道,“農業文明的軍隊,本質上就是拿著長槍,穿著鐵甲的農民。遊牧文明的軍隊本質上就是拿著弓箭,騎著馬的牧民。產生如此大根源的地方便是這條長城背後的秘密,即四百毫米等降雨線。”
李善長有些無語了,自己這個陛下,為什麼總是會時不時地冒一些自己不懂的新詞出來啊!那個叫道衍的和尚,成天都在教他些什麼啊!
“四百毫米等降雨線,你們可以理解為雨水的多寡,這是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朱元璋目光嚴肅地看著眾人,“你們不信,就去看看長城兩邊的植被情況。種田看天,這樣的道理不用我多說了,放牧看天也是一樣的。”
徐達看著地圖上的長城兩側,頓時間,對兩方作戰時的一些不同習慣的成因,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四百毫米以內的天下,比四百毫米以外的天下活得更好這是現實。所謂倉裡實而知禮節,穩定的農業文明能讓更多的人吃飽,能吃飽的人越多,去思考文明,奠定文明的人就能越多。你們看看金人,遼人,蒙古人哪個一開始說話時不是跟猴子叫差不多,就算最後他們能僥幸入主中原,也不得不被同化,因為他們的文明太弱了。”
聽到這的王氏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但一想到自己的父親,祖父都是如此的仰慕漢文明,她一時間也算是理解了其中的根由。
“但不管文明等級的差異有多大。”朱元璋繼續說道,“所有文明的第一要務都是共通的,那就是生存!環境越艱苦,生存的欲望越強烈!為了生存,人是可以殺掉另一個人的,更何況文明。所以,長城內外的戰爭至少在未來三百年內不可能停下來,隻是大打,中打,小打的問題。”
“陛下,您所說的這三百年是虛數嗎?”徐達憂心地問道。
朱元璋不免苦笑,能不能推開蒸汽工業的大門這件事,他知道自己大孫都說不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旦兩百多年後的未來,真讓遼東和草原合流了,那這仗的打法就要變了。
所以他朱嚴正地對徐達回複道:“不是虛數,大明的北部國防重點你已經看過了,我剛剛也說過了,根子就是遼東跟河套,這兩處是擠壓草原部落發展壯大的根本。”
徐達點了點頭。
“可現在的問題是,這兩處地方咱們要怎麼才能拿穩?”朱元璋又看了朱樉一眼。
朱樉瞬間坐直了身子,挺胸抬頭,一副舍我其誰的樣子。
“說到根子上,就是朝廷需要更多的財富,需要突破當下財政收入的上限!”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所以,朝廷要重視生產,要不斷地汲取海外的財富,然後穩住大明最脆弱的幾處邊防。隻有這樣,大明在未來的無數場戰爭中,才能保持輸得起的狀態。”…。。
“陛下,說什麼輸得起是不是有些太小看自己了。”藍玉愣頭愣腦地來了一句。
朱元璋大笑一聲,“你能保證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不會越來越差嗎?咱大明的軍戶現在還能有地種,有飯吃,軍戶的子弟還能參加科考。可以後呢?”他搖了搖頭,“彆說以後了,現在你們當中有些人,或者你們的手下,就已經開始欺壓他們了,咱收拾了幾個侵占軍戶土地的將領,你們是沒數嗎?咱在的時候都有人敢這麼做,等咱走了,這些軍戶會不會被一些人當成奴隸去用呢?等這種事越來越多,軍隊還會有戰鬥力嗎?彆說戰鬥力了,恐怕逃戶也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那個坐在皇位上的人想組織一支軍隊出來都不可能了。”
所有武勳都知道,這是會發生的事,不止是武勳會欺負士兵,文官更會。
“所以,咱要從大明立國起,就要把這種從全世界吸納財富的規矩定下來,要讓大明變成一個會不斷攫取世界財富的巨獸。這樣一來,哪怕以後軍隊戰鬥力不行了,哪怕以後繼位的皇帝是個傻缺,不知道怎麼帶兵打仗,搞出來什麼二十萬大軍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全軍覆沒的事情。大明也不可能一蹶不振,後續的皇帝還是可以用錢砸出一支能戰鬥的軍隊出來。咱要以後的大明,至少能做到這一點。”
李景隆思考著,哪個帶兵的人能打出這樣的神仙仗啊!
“咱有的時候,會想到陸秀夫。”朱元璋做了個深呼吸,“想到咱漢人的天下亡過一次的教訓,你們猜這教訓是什麼?”
大殿裡很安靜,沒有人回答,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位皇帝心中的答案。
朱元璋搖頭失笑,“這教訓是亡天下不重要。你看那些夫子老爺們,在亡天下後日子過得多滋潤?滋潤到現在他們都念念不忘了。咱以前其實也沒想過這種教訓,但咱現在知道了。如果北邊的防禦咱們最終輸了,再讓異族竊占了這大好河山,這些夫子老爺們,肯定會第一時間滑跪過去。因為有前科了嘛,上一次亡天下以後日子還不是過得紅紅火火的嗎?到時候,我等的後人怎麼辦?說直白點,你們這幾家人隻要不犯大錯,都是要與國同壽的。沒了大明,你們的後代還剩下什麼?”
現場的所有人都呆住了,這話說得真是過於露骨了,特彆是對那些讀書人的判斷。他們真的會那樣做嗎?有人懷疑。
“不管你們願不願意,咱們才是一邊的。”朱元璋走到李善長的麵前,提醒道,“不要讓自己走到咱的對立麵去。”
“臣,不會的。”
朱元璋轉身,走上玉階,坐回到了自己的皇位上,“米祿,貨幣,獎懲各方麵的改革,都會從你們這些人開始。咱不強求,不讚同的上本奏疏來,隻要不搗亂,咱保你們一家一世的富家翁。”他頓了頓,見沒人說話後,便看向了朱棣,“老四,你能為朝廷考慮,主動提出降低藩王的俸祿,這是好事,外加上你這次的榆木川大捷有功,咱賞你百分之三的大明第一建功集團的股份。”
朱棣一愣。
“這個大明建工集團是什麼,你們到了商品博覽會那天就知道了。”朱元璋看向了徐達,“你們徐家也有百分之三的股份。”
“謝陛下賞賜!”徐達當即出列,下跪謝恩,他知道這是陛下要用自己和老四打個樣,所以完全沒有拒絕,直接就接受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吧,以後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咱們拭目以待。”39288566。。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