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篇論文,頂天了也就二三十萬,但帶來的影響力,卻是幾百萬、上千萬都買不到的。
含金量太高!
和為了職稱晉升、學術地位而寫的論文,有天壤之彆。
許秋撰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真的想要提升整個醫學界對手術的了解,推動人類醫學在該領域更進一步。
每一篇,都是精華中的精華!
……
在王晟德的運作下,十七篇論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審稿人手中。
國內的期刊反應最快。
臨醫、許秋,這兩個字眼幾乎是各大期刊的敏感詞了。
此時看到許秋投稿,他們直接放下了其他論文,注意力全放在了許秋的論文上。
然後審稿人都懵了。
這是來投稿?
確定不是拿什麼創始人的論文複製粘貼下來的?
太成熟了!
一字不可改、一處不能動!
“問問許醫生還有沒有論文了,都給我們期刊,我們不要版麵費……不對,倒給,倒給版麵費!”
如果說,其他人寫論文,是為了上期刊鍍金。
那麼許秋這裡就恰好反過來了。
不死許秋要期刊鍍金。
而是,期刊需要許秋的論文來提高含金量、影響力!
考慮到這一點
,國內的期刊也開始卷起來了。
平日裡高高在上,淩駕於所有醫生之上的期刊們,全部放低了姿態,打電話到臨醫。
還有的直接讓編輯親赴臨海。
更卷的不僅到了臨海,而且直接高價約稿。
這一天,學術界算是亂翻了天。
但凡有點頭臉的國內期刊,如大夏醫學雜誌、大夏現代醫生、大夏修複重建外科雜誌等,都為一個論文,打得不可開銷。
所有醫生都震驚了。
看到各大期刊低聲下氣的樣子,有一種舔狗親眼見證女神成了彆人舔狗的魔幻感。
“媽的,活到狗身上去了,許秋怎麼這麼吊!”
“好想看看到底是什麼論文,憑什麼這些對我們愛答不理的期刊這麼殷勤啊!”
“嗚嗚嗚,我也好想有一天期刊求著我給他們論文啊!”
這一天,各個省份確診無數例紅眼病患者。
……
相比國內,國外的反應要小很多。
一方麵,許秋此前沒有發表過國際論文。
此外,他的名聲更多局限於大夏,也隻有腦外科、心外科等少數幾個領域,才有可能知道還有許秋這一號人。
但,以許秋堪比莓國科學院院士的專業語言、嚴謹數據和驚為天人的論文結論,也會引起一番轟動。
不過,時間可能要到一兩個月,甚至幾個月後了。
……
臨醫內部。
曾在群聊裡被許秋回複了一句“確實”的醫生,莫名其妙成了招財貓。
招的財,是論文。
大群裡的保留節目,從以前的喊王凡掏糞,變成了“趕緊說我論文數量不如你,也激勵我一下”。
儘管論文最終見刊還要一段時間,起碼要一個月以上,但,發表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因此,臨醫全院都相當振奮。
事件主角許秋,倒是不以為然。
肝了三四天就能拿出來的論文,不值一提。
他現在,還在籌劃一個真正的大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xiaoshubao.net。小書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