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點點頭:“我先回門診了。”
他的時間安排得很緊,不是門診,就是手術,實在沒空管什麼論文。
寫完了扔給工具人就好。
“好,不過你都要投哪些期刊……”
王平還沒問完,就看到每一篇論文第一頁都標注著投遞的刊物,頓時一驚。
sci。
柳葉刀。
以及bmj、jama等頂尖國際醫學期刊。
此外還有不少國內的醫學刊物。
王平傻眼了。
sci也就算了,對許秋這種級彆的人來說,寫個sci一作雖然不至於跟吃飯喝水一樣,但也不會難到哪裡去。
但……柳葉刀?!
而且,還是專業手術論文!
國內可沒幾個人寫過正兒八經的柳葉刀論文啊!
“我看看,我看看,許秋你先自己忙去……”
王平咽了口口水。
他也不知道許秋是什麼時候走的,整個人直接沉浸了進去。
一直等護士叫他去開會,王平才猛然從論文中回過神來。
他的臉上寫滿了震撼。
這……
是幾天寫完的?
每一篇論文,都專業得不像話。
像是一部部枯燥的醫學紀錄片……
而且,不是記錄現在。
而是以後人的口吻,記錄著前人的一幕幕,仿佛是上帝視角一般解析著這些手術。
王平感覺自己被打開了手術界的新大門!
太離譜了。
太精妙了!
這十七篇論文,根本不需要潤色,直接投稿就行。
能被退回來一篇,或者是標個什麼“小修”“大修”,王平都能當場把那篇論文吃下去!
“王主任,要開會了……”護士又提醒了一句。
王平擺擺手:“不開了,就說我有要事。”
說罷,他趕緊給王晟德打了個電話。
片刻後,王晟德也趕來了,激動地抓起論文反複翻閱。
半個多小時後,他也震驚了。
跟許秋的論文比起來,王晟德當時在手外科研究的理論、新術式,用詞精準度、嚴謹程度、乃至於成果的意義,都像是幼兒園小朋友的日子。
“我親自來聯係!”王院長迫不及待了。
這幾個月,臨醫在學術界算是出了一把名了。
得益於許秋的臨海小血管和創始手術,還有顱腦分離,院內的醫生都有了論文方向,在國內外的期刊上都相當活躍。
也是因此,臨醫還被稱為“科研界的黑馬”。
但,許秋這十七篇論文,甚至超過了此前所有醫生發表的期刊!
什麼黑馬?
創始人直接下場開大,賽道都能給揚了,還什麼馬不馬的!
“版麵費可能有點貴……”王平提醒了一句。
學術期刊和其他刊物不同,投稿者想要發表,必須繳納版麵費。
柳葉刀,平均定價五千美元,大約是三萬左右的樣子。
sci就稍微低一些了,一千多美元。
但,許秋投稿的另外幾個國外機構版麵費相當離譜,最高的甚至達到了十萬元!
國內核心期刊稍微便宜一點,最低的是一千多元,不過最高的也達到了五萬。
“不差錢!”
王晟德大手一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