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門新的課程,而且有點門路的人都打聽到了,這個來上課的人,是一個很得省裡重視的人。
他們本來會是一個最少四五十歲的婦女,但當看看站在講台上和幾位學校的領導說話的年輕的女子,他們都有些懵,這應該是學校最年輕的老師了吧。
這個年代讀大學的,像邱月娥二十二歲這種年紀的,算是很小的,大部分都有二十六七。也有上了三十歲的。
所以,這些學生中,還有人比梁新月這個不到三十歲的老師更老的。
和幾位領導溝通了幾句後,領導們也入座了。上課鈴聲一響,整個大教室裡就安安靜靜。
一百多號人能這麼安靜的上課,這也算是個奇跡了。
當然,主要是前麵坐了一排的領導後麵站了一排的輔導員有關吧。
梁新月的開篇很簡單還是做了一個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梁新月。從今天起,我將和大家一起學習和研究育苗問題。”
接著,梁新月開始講課,從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的因地製宜開始,講到了大棚育苗。
她不像彆的老師,直接上來的就是一些理論上的知識,而是直接把最實際的東西呈現了出來。
所以,當她從講桌下拿出幾個小小的盆栽,一盆一盆的講,是怎麼育苗的。
在講的過程中,就把一些理論上的知識給講出來了。
筆記的聲音。
就連朱老都不時的提醒一下在旁邊幫他記筆記的池教授,哪裡是重點,要記下來。
梁新月是連著兩堂課的,中間本來是要休息十分鐘,但梁新月看了一下課堂上的大家的情緒十分的飽滿,直接說道:
“現在應該是下課時間,如果要上廁所的人,可以悄悄的離開去上廁所,我是準備接著講,隻是等一下第二節課會提前十分鐘下課,可以嗎?”
坐在中間的胡光副校長抬手就鼓掌,所有的人都鼓起了掌,這是表示同意。
梁新月就笑著按了按手說道:
“謝謝,那我接著講。”
梁新月的這兩堂課講得十分的完美,明明隻是一種理論課,但講得十分生動,而且一邊講,一邊還有實踐當著他們的麵操作給他們看。
而且,梁新月講的課的內容中,牽扯出一些農業種植方麵的新的知識,可能大一的同學不懂,因為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些新的知識點。
但大二和大三的認真想在這方麵鑽研的同學就聽得出來一些專業上的東西不同的地方。
一個個的都把一些問題記了下來,準備好好的向老師請教的。
而那一排的老師中,也是有好幾人聽出來了一些新的知識,紛紛做著一些記錄。
直到梁新月講到最後:
“好,今天的課就講這麼多,以後,我們每周的這兩節課,我基本就按今天的形式來講,把兩節課當一節課上,大家聽起來知識更連貫。”
“但中途有事的,或是要上廁所的,請悄悄的離開座位,不打擾到我上課,也不要打擾到要聽課的同學。”
“現在下課,有問題要問的,可以先留在教室,彆圍上來,我一個一個的來解決,因為可能你要問的和他要問的,是同一個問題,都圍上來,我就有些為難了。”
於是,沒想到問題的大一的好多學生都走了,隻留下了少數的人。而大二大三的都留下來了,他們還有一些問題要問。
看看剩下來的人,也看看還坐著沒有走的這些領導,梁新月笑了一下說道:
“看來我的第一堂課講得有些失敗,怎麼有這麼多人有問題要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