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具體路線(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麵講到,淩家人擬參照明軍在公元1381年征服雲南的入滇行軍路線,作為家族遷居入滇的路線。

那麼,具體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淩家擬從現居住地安徽休寧縣出發,經陸路,沿長江而上,到達洞庭湖,在湖南武陵上岸走陸路,過湘西進貴州,通過滇黔交界處有勝境關,到達雲南曲靖,再由曲靖往昆明,經昆明去建水。

這條是初定的路線。

為什麼路線這麼曲折?

一方麵這樣更符合行商的且行且停,邊賣邊買;

另一方麵是為了家族成員在路途中的安全著想。

明太祖時,明朝建立才短短數十年,還屬新朝政,明太祖總結元代滅亡的經驗,認為元代滅亡起因自風氣過於奢靡,僭越禮法。於是明太祖決定發起了一場生活上的整風行動:

一切仿唐宋舊製試圖重整漢族文化。

朱元璋的這種複漢心思,最明顯就是在規定大明民眾的衣著上。

在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的二月,朱元璋就下詔“複衣冠如唐製”,詳細規定了皇帝、太子、大臣的服裝。*

隨後,朱元璋以繡花般的細心,上百次地頒布涉及服飾的各項規定。上至官員的朝服、常服,下至推車賣漿的平民百姓,朱元璋都親自過問,參與設計,再三修改。

朱元璋受馬皇後的影響,生活十分節儉,他也這樣要求他的人民。

在洪武六年,即公元1373年,朱元璋下令庶民巾環不準用金玉、瑪瑙、琥珀之類;平民的帽子不準用頂,帽珠隻許用水晶、香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