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上一回講到淩家著手做遷居的準備。
淩家人八代人倍受朝代更替的戰亂變動之苦,為讓家族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他們早就想有改變。
最初的想法是讓子孫商優而從仕,本來大哥淩軒已準備開始科考的道路,這時候,九代單傳的女嬰出生了!
自從我從現代社會莫名穿越回大明並出生在淩家後,他們從我這個現代社會的學霸口中得知,未來明朝將會有頻繁的朝代變更,加上得知朱升的兒子朱同慘死後,淩家人不敢再入仕途,下定決心遷居外地。
當淩家人為不知遷往何地猶豫不決時,我這個九世單傳的女娃,建議他們遷往雲南。
淩家人常年在外經商走貨,天南地北都留下過足跡,知道雲南是偏遠之地,可供隱居避世。
淩家人亦為了家族長久發展著想,除了上幾代均有刻意地學習釀酒技術外,在學習的同時更是為家族留下許多學習的心得和釀酒術的具體操作筆記。
到了第九代,恰逢明太祖朱元璋開放了酒業專賣,民間對釀酒激發起前所未有的熱情。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隻要有準備到處是機會。
淩家人幾代人都為家族日後長久發展做著準備,現在,機會來了。
當族人接受了我這個來自現代社會的九世單傳女娃遷居雲南的建議後,家族立即啟動了派遣十名子弟前往安徽濉溪城,係統學習釀酒術。
不負眾望,淩家十名子弟身負家族厚望,學成歸來。
當淩家人為具體遷居的地點愁思時,我的父親與大哥前往大哥的未婚妻陳婉家,向陳父請教。陳家老爺曾在雲南經商居住近十年之久,對雲南十分熟悉。
陳老爺聽聞淩家人擬在雲南設立商鋪,苦於不知設立何處,陳老爺建議設在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