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工人軍(2 / 2)

當地蘇維埃在十月革命後便宣布接管了政權,當然受外來工人控製的蘇維埃直接就禁止了前線士兵聯盟的合法活動,這使得老兵協會的軍事組織人員轉入了地下活動。

至於臨近的沃特金斯克工廠規模更小,而且那裡的蘇維埃更加溫和,允許了不隸屬自己的自治組織的存在。但隨著內戰規模從彼得格勒的街頭衝突逐漸演變為席卷全國的大規模內戰,糧食短缺,物價飛漲也很快波及到了這裡。起先,蘇維埃提出的的“和平與麵包”的口號得到了兩地人民支持,畢竟他們也厭倦了戰爭。不過對待老兵,蘇維埃並沒有應有的尊重,由於戰爭停止,工廠大量裁員使得失業人口飆升到了7000人,許多老兵失去了生計,他們除了本職的造槍,在這幾年裡隻學會了殺人。

1918年4月高爾察克軍隊逼近伊熱夫斯克,兩地的地下老兵團體立刻積極聯係,發動政變推翻了當地蘇維埃。組成了人數接近5000人的‘西伯利亞工人軍團’,後來數十萬帝國軍從東方登陸,既消滅了蘇維埃有消滅了高爾察克,工人軍團毫不猶豫的宣布效忠帝國。

之後這支部隊和哥薩克共同參加1920年華沙戰役,失敗後複原回家繼續當軍火工人打卡上班,一百多年過去了,他們生產的武器雖然從步槍變成坦克又變成了機甲,但隻要工資有保障一切都好說。

很遺憾的是和平降臨人間,修奈澤爾主導的大裁軍開始。伊熱夫斯克的軍火工人再次麵臨失業,他們毫不猶豫再次響應暴動投身新帝國軍,成了莫妮卡的親衛隊。

有時候曆史就是輪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